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11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112)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芳森张海伟黄宇叶祥盛杨清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草酸脱羧酶的性质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草酸脱羧酶(Oxalate decarboxylase,OXDC)是一种包含Mn2+的多聚酶,属于cupin超家族,能够在没有辅因子的条件下催化草酸分解为甲酸和CO2。该酶已在农业、工业和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近几年来OXDC在结构、功能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其在油菜抗菌核病方面的作用和优势,为油菜抗菌核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 舒佳宾官春云
- 关键词:草酸草酸脱羧酶菌核病菌
- 低磷胁迫下甘蓝型油菜酸性磷酸酶对磷效率的贡献分析被引量:33
- 2010年
- 为探讨低磷胁迫下甘蓝型油菜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磷效率的关系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磷高效基因型102和磷低效基因型105对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利用及其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并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及不同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低磷胁迫能诱导根系及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土培条件下,由于酸性磷酸酶的有效性受较多因素影响,植物的磷营养和磷吸收效率与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并不直接相关;缺磷胁迫下重组自交系群体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表明低磷诱导的植株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能促进体内磷的再利用,从而提高磷利用效率.
- 张海伟黄宇叶祥盛徐芳森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酸性磷酸酶活性磷效率低磷胁迫
- 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以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鄂油长荚和磷低效品种B104-2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0群体作为构图群体,共124个单株,构建了一张含733个分子标记的甘蓝型油菜分子遗传图谱。在这些分子标记中,通过偏分离分析发现,有218个分子标记发生奇异分离(P<0.05),占总连图标记数的29.7%。其中,偏向母本B104-2有136个,占62.4%,偏向父本鄂油长荚有82个,占37.6%。同时,在13个连锁群上发现了24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对这种偏分离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 丁广大杨美李兴美石磊徐芳森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分子标记偏分离
- 油菜cDNA表达文库构建及核盘菌致病因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8
- 2008年
-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Bary]是引起油菜菌核病的病原真菌。核盘菌侵染植物细胞早期,可分泌一些细胞壁降解酶,如不同类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这些酶对病菌在植物组织上的定植起关键作用,同时酶活性的高低也决定病原菌的毒性或致病性。PG可以激活细胞的防卫反应而与其酶活性无关。为了解PG的信号转导途径,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核盘菌的PG基因,将PG的编码区与酵母GAL4的DNA结合功能区融合,构建到酵母诱饵蛋白表达载体PGBKT7中;然后在酵母中构建了油菜cDNA表达文库。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在油菜cDNA表达文库中对与PG互作的蛋白进行了筛选,分离到一个与PG互作的蛋白,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一个与钙离子结合的结构域,称为C2结构域(C2-domain),推测该蛋白是一种钙依赖的膜结合蛋白。该蛋白与拟南芥中一个含C2结构域功能未知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80.24%。利用半定量PCR分析了核盘菌诱导后该基因在油菜花、茎、叶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克隆到的C2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C2蛋白比较发现,与钙离子结合的天冬氨酸残基很保守。
- 王心宇杨恩东戚存扣陈松张洁夫杨清
- 关键词:核盘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C2结构域
- 活性氧积累与细胞死亡在油菜与菌核病互作中的重要作用
- 在受到病原菌攻击时会启动相应的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在腐生型病原真菌核盘菌侵害油菜时,油菜的早期防御反应就是活性氧的迸发.活性氧的迸发积累有助于杀死核盘菌菌丝,阻止其对油菜的进一步的侵害.然而当活性氧积累过多时,活性氧会...
- 张学江黄军艳王政李丹尹思佳刘越英刘胜毅
- 关键词:活性氧细胞死亡抗病性
-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SH synthesis genes GSH1 and GSH2 in Brassica napus
- Glutathione(GSH) i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thiol in plant cell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icient resp...
- Zhao Meixia,Huang Junyan,Li Dan,Ren Qiuhong,Shi Lei,Bai Zetao,Chai Guohua,Wang Chenggang,Xu Liming,Dong Caihua,Guo Xuelan,Liu Shengyi~* Oi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Wuhan,430062
- 文献传递
- 湘油15 PGIP9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蛋白序列结构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湘油15 PGIP9基因的核苷酸、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湘油15 PGIP9编码区CDS长1 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分子量为37.5kDa,等电点为7.9。N端1~22个氨基酸是信号肽,且这一区域疏水性较强,具有5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N端和C端还各具有4个参与二硫键形成的半胱氨酸残基。二级结构显示有11个α-螺旋,14个β-延伸和25个无规则卷曲。中心LRR结构域由6个串联的LRR基序组成。随后将PGIP9的CDS序列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32a-PGIP9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E.coil BL21(DE3),25℃,终浓度为0.2 mmol/L和0.5 mmol/L的IPTG诱导2 h,都成功的表达了融合蛋白pET-32a-PGIP9,其分子量约为52kDa,发现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没有可溶形式的蛋白表达。
- 刘睿洋皇甫海燕靳芙蓉官春云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原核表达
- 初探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拟南芥与核盘菌互作中的作用
-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对植物危害十分严重的腐生型的真菌性病害,然而到目前为止油菜对该病原的抗病分子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自发产生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
- 李丹黄军艳张学江赵美霞刘胜毅
- 关键词:细胞程序性死亡核盘菌致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拟南芥抗菌核病突变体275-7的初步研究
- 2010年
- 草酸是核盘菌致病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因子。以菌核病菌毒素草酸(3mmol/L)为筛选压,从1000个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中筛选出了1个草酸不敏感突变体,命名为275-7。通过拟南芥活体接种对突变体275-7进行菌核病抗性鉴定,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275-7对菌核病的抗性显著增强(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275-7中茉莉酸途径的标志基因PDF1.2的表达量是野生型的12倍,而水杨酸途径的标志基因PR1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型比较无差异。推测拟南芥突变体275-7可能通过增强水杨酸介导的防卫反应,从而表现出对菌核病的抗性。
- 李丹黄军艳张学江刘学群覃瑞刘胜毅
- 关键词:拟南芥突变体菌核病抗性草酸
- 浅析乌鳢两种常见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与治疗
- 2012年
- 2.4白露心保健白露心是指每年的处暑到白露时间,该阶段秋冬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加大,一般平均气温低于水温,鱼类生长日趋减弱,新陈代谢变慢,这时是鱼类发病的第二高峰季节。如:当年养殖小草鱼的病毒性出血病(肌肉型、肠炎型),
- 赵宇江张金林
- 关键词:代谢障碍乌鳢病毒性出血病平均气温鱼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