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0BYY002)
-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振宇祁峰李于虎周思佳古育斯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焦点实现的基本规则——以汉语疑问代词为例被引量:14
- 2013年
- 本文以汉语疑问代词为例,采用唯一焦点论,在分析焦点与疑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可能焦点成分的融合和共现两种现象,并从突显性的角度来解释相关的共现现象,提出了可能焦点成分共现时竞争句子焦点的基本规则,最后还分析了其他与焦点有关的制约因素。
- 祁峰陈振宇
- 关键词:疑问代词
- 试论否定和焦点的关系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焦点和否定是语言中两种重要的语法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本文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述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否定范围与否定焦点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提出"否定测试"方法,以区分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这两种焦点强迫形式。
- 祁峰
- 关键词:算子
- 焦点概念的本质
- 2012年
- 焦点是说话者用超音段的、局部性的韵律语法手段,对话语中某些片断进行突显操作。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代表性的观点,并分析了与焦点概念有关的三个语义或语用维度的问题,即新信息、排他性和突显性。
- 祁峰
- 关键词:重音新信息排他性
- 副词“就1”的语义内容与语法化途径
- 2012年
- 文章讨论了后指时为主观大量的"就1"的语义内容与语法化途径。双联"就1"的前后部分(X与Y)本质上是时间关系,其核心是表示现实时间的"就1"句,它有两个焦点意义,焦点意义1特别强调或肯定Y的发生,焦点意义2强调X与Y之间有紧密的时间关联。具体语境中,突显其中之一作为句子的焦点意义。文章还考察了X的时间性质以及它对"就1"句的影响。最典型的X只突显特定的时点,同时又有一些不同性质的情况。X的性质变化导致了从时间副词向语气副词语法化的产生。最后,文章讨论了"就1"从现实时间隐喻到其他时间的三种情况:认识、道义、语篇。
- 刘林
- 关键词:情态语法化
- “一量名”不定指名词主语句允准条件计量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参数设定和计量的方法,讨论"一量名"不定指名词主语句的允准条件。句子成立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和描写性,以及句子各成分的语义要求是否和主语的不定指义相容。首先设定允准参数,然后建立学习语料库,并赋予各允准参数相应的权重分值,从而得出"一量名"不定指名词主语句的合格阈值。最后在检验语料库中进行比较,调整参数及其分值的设定,最终达到最为理想的计量分析效果。
- 周思佳陈振宇
- 关键词:分值阈值语料库
- 汉语句子否定的类型性质被引量:3
- 2013年
- "句子否定"是对小句的内容加以否定的形式,汉语和英语中使用的是否定词。在定式语言中,它遵循定式策略,一般依附在带有定式成分的小句核心上。但在汉语中,定式成分如时态、一致性关系的语法化不成熟,所以小句没有固定的核心,否定词不固定在某一句法位置,也不受唯一性的限制。"多层套叠主从结构"理论认为,汉语句子中可有多层结构,每一层只有唯一的核心可安置否定词,但整个句子可以有不止一个层次,从而也就可以安置不止一个否定词。一般来讲,定式语言长于真值否定,短于成分否定;而汉语则相反。在当今汉语西北方言中,正在发生"定式化"转变,以句尾位置为小句核心,将否定词固定在核心上,从而导致了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 陈振宇
- 焦点关联及相关现象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在前人对焦点关联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汉语中的焦点关联现象,首先分析语义焦点的三分结构,并进一步分析焦点敏感算子的辖域、句法位置及约束成分,最后讨论了三分结构中的域前重音问题。
- 祁峰
- 关键词:语义焦点焦点敏感算子
- 汉语疑问代词的不定代词用法被引量:2
- 2012年
- 在汉语中,典型的疑问代词"什么、谁、哪"可以解释为疑问用法,也可以解释为非疑问用法。不定代词用法(意如"某、任何")是非疑问用法中最重要的一种。疑问wh词和不定wh词在中性语境中是自由使用的,但在其他语境中却受到特定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条件的限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汉语语法平面来研究这些条件的详细内容,以此为有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认知解释方法。
- 陈振宇古育斯
- 关键词:疑问代词疑问用法
- 汉语焦点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焦点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与汉语焦点类型有关的信息焦点的分化、宽焦点、焦点标记与焦点算子、焦点操作策略等问题,区分了两种焦点强迫形式:"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与"非独立的焦点强迫形式",前者要求自己成为句子的焦点;后者要求句中的某一成分成为句子的焦点,包括焦点标记和焦点算子。最后,从焦点强迫形式和说话者焦点操作策略两个视角提出并划分了焦点的类型系统。
- 祁峰
- 经历“过2”与可重复性被引量:17
- 2013年
- "经历"的基本意义是某种类型的事件在某个时点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至少发生一次,并且这一事件是可重复的。后者也可解释为,句子必须关心一个动作或状态的类,而不是单个、特殊的动作或状态。汉语"过2"是"经历"中一个特殊的子项,因为在它的用例中,一个事件的可重复性是由它的"变化"和"数"的性质决定的。汉语"过2"的语法化程度相当深,所以有许多被认为是有经历意义的用例,实际上只有汉语才有此用法。
- 陈振宇李于虎
- 关键词: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