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i-02)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洛阳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2019年黄淮海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筛选出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和生产安全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开展了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产量范围为9 490.5~14 281.5 kg/hm^2,增产幅度为-20.34%~19.87%。其中,增产幅度高于10%的品种有4个,分别是新单61(19.87%)、强盛288(12.45%)、咸科858(10.73%)、垦丰101(10.07%);新单61、垦丰101、迪卡653及先玉335表现增产显著、早熟、收获期含水量低、抗倒伏等特点。
- 周新王育红王正方王海洋沈东风
- 关键词:玉米性状黄淮海地区
- 豫西地区株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种植密度(82 500、97 500株/hm2)、5个行距配置(60+60、70+50、80+40、90+30、100+20 cm)和4种不同留苗的株距配置(单株、单双、双株、三株)方式,研究高密度条件下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密度条件下均以80+40行距、双株留苗处理产量最高,密度增加,增产效果更好。宽窄行配置增加了穗行数和穗粗,减小秃尖长,双株留苗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80+40行距配置、双株留苗处理改变了玉米后期的灌浆特性,增加渐增期持续时间和累积子粒量,增大了平均灌浆速率。因此,在豫西地区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采用80+40的种植行距,通过双株留苗扩大株距,有利于玉米高密度群体植株的生长和最终产量的提高。
- 王向阳孟战赢王育红席玲玲沈东风
- 关键词:夏玉米株行距
- 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灌浆参数的模糊聚类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灌溉处理和自然降水处理2种种植模式和聚类分析法,对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较自然降水条件下有所提高,且不同程度的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模糊聚类分析表明,灌溉和自然降水两种处理均分为3种类型,灌水处理下,金豫8号为代表的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平均灌浆速率较高,灌浆持续时间一般;洛06-2为代表的品种灌浆持续时间较长,但平均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都处于中等水平;郑单958为代表的品种,灌浆特性一般。自然降水处理以中科4号、洛玉5号、金豫8号为代表的品种归为第一类,此类品种灌浆性能最好,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金赛29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等灌浆特性较差,归为第二类;以郑单958为代表的品种灌浆性能一般,归为第三类。灌水处理对金赛29、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金豫8号平均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最大,灌浆性能较为突出。
- 王育红张园王向阳孟战赢张劭澜
- 关键词:夏玉米生态类型干物质积累量灌浆参数
- 豫西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以郑单958、浚单20和洛玉4号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期夏玉米子粒长、乳线长、含水量、容重、千粒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豫西生态条件下,与玉米吐丝后45 d比较,推迟15 d收获平均增产1 333.6 kg/hm2,千粒重平均提高42.55 g。对吐丝后天数与子粒产量及子粒特性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表明该地区玉米粒重和产量最高值出现在吐丝后第62天,至完熟期3个品种子粒乳线均未完全消失,子粒含水量下降到27%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容重最高值出现在吐丝后第49天,晚收影响子粒容重。
- 王育红孟战赢王向阳张园张高德
- 关键词:夏玉米增产效应
- 豫西地区高产条件下不同品种夏玉米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洛玉8号、登海602和洛玉7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高产条件下的穗位叶硝酸还原酶(NR)、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则是在散粉后27天左右达到最大,此时登海602最大,洛玉7号次之,洛玉8号最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呈抛物线趋势,在14:00时达到最小值,此时洛玉8号Fv/Fm日变化最大,登海602次之,洛玉7号最小;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在散粉后35天达到最大值,此时登海602最大,洛玉8号次之,洛玉7号最小。综合各品种生理生态指标,各品种在散粉后27~35天灌浆速率、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最大,因此,应该加强在散粉后30天左右的田间管理,有利于夏玉米获得更高产量。
- 孟战赢王育红沈东风王向阳张向召
-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穗位叶硝酸还原酶叶绿素
-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拟合与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水旱2种不同水分处理的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明水分对不同生态型夏玉米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金赛29、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对浚单009、浚单18有一定的减产作用;灌水处理对不同品种的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金豫8号、中科4号、浚单18的平均灌浆速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根据玉米的灌浆特性和产量,对12个玉米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水旱两种处理均分为三类。
- 王育红张园王向阳孟战赢张少澜
-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灌浆特性聚类分析
- 豫西地区高产条件下夏玉米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洛玉8号、登海602和洛玉7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高产条件下的穗位叶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散粉后27 d左右达到最大,且以登海602品种最大;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呈抛物线趋势,在14:00时达到最小值,此时洛玉8号Fv/Fm日变化最大;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在散粉后35 d达到最大值,此时登海602最大。综合各品种生理生态指标:各品种在散粉后27~35 d灌浆速率、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最大,因此应该加强在散粉后30 d左右的田间管理,有利于夏玉米获得更高产量。
- 孟战赢王育红沈东风王向阳张向召
-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