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310500)

作品数:40 被引量:14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太宏李秋红刘泽文陈立宝白立朋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清华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传感
  • 6篇纳米
  • 5篇感器
  • 5篇传感器
  • 3篇电池
  • 3篇微机电系统
  • 3篇晶体管
  • 3篇机电系统
  • 3篇薄膜晶体
  • 3篇薄膜晶体管
  • 3篇BEE
  • 3篇电系统
  • 2篇蛋白
  • 2篇嵌入式
  • 2篇微加热器
  • 2篇离子
  • 2篇NANORO...
  • 2篇SNO
  • 2篇ELECTR...
  • 2篇ITO

机构

  • 25篇湖南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贵州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作者

  • 15篇王太宏
  • 7篇李秋红
  • 5篇刘泽文
  • 4篇陈立宝
  • 3篇俞汝勤
  • 3篇沈国励
  • 3篇张恩迪
  • 3篇赵亚溥
  • 3篇白立朋
  • 3篇邓积微
  • 3篇蔡勇
  • 2篇程磊
  • 2篇陈杰
  • 2篇李媛
  • 2篇杨国斌
  • 2篇赵孔胜
  • 2篇吴次南
  • 2篇秦健
  • 2篇项莹莹
  • 2篇周迟迟

传媒

  • 4篇电源技术
  • 3篇半导体技术
  • 3篇微计算机信息
  • 3篇Scienc...
  • 3篇传感器与微系...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计算机系统应...
  • 2篇Chines...
  • 2篇微纳电子技术
  • 2篇Acta M...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固体电子学研...
  • 1篇Biomed...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双路两线制温湿度变送器被引量:1
2009年
功耗问题一直是两线制变送器的一个难题。设计采用DC/DC电源解决了两线制变送器的瓶颈问题,即输出电流为4 mA时整机能够正常工作。介绍了以MSP430F169为核心设计的隔离双路两线制温湿度变送器,包括整个系统的原理框图、电源部分电路、SHT11传感器、V/I转换电路、软件流程图。
项莹莹王太宏李媛
关键词:两线制变送器
基于Zig Bee和3G技术的WSNs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目前迅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以3G和Zig Bee网络为平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C/S的架构,以ARM11为服务器,智能手机与PC机做为客户端。与传统的环境监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性能、低功耗、易于扩充的特点,为环境监控提供了一种比较先进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袁腾李秋红杨国斌程磊
关键词:BEE3GC/S环境监控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ves propagating in a spinn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被引量:5
2011年
As the nano-motor becomes a mechanical reality, its prototype can be envisaged as nano-sized rotating machinery at a situation,albeit for different purposes, like tha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which rotor dynamics has contributed toboosting machine power capacity. Accordingly, we take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to develop a classical framework of vibrationanalysis. Essentially,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formulated to cope with both the special carbon-nanotube properties and thefirst author’s previously developed spinning beam formalism, establishing a model satisfactorily verified by some availablemolecular dynamics (MD) data and classical spinning beam results extracted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model is inexpensivebased on continuum mechanics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less-flexible MD method for simulating wave motion of the spinning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yielding several interesting phenomena, including the fall-off and splitting of the wave charac-teristic curves and the unexpected gyroscopic phase propert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proposed.
CHAN K. TZHAO YaPu
RFID射频收发器可编程配置模块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为满足RFID射频收发器可灵活配置工作模式,并校准芯片工作频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新型双缓冲存储结构和实现自适应频率校准(AFC)的可编程配置模块。采用双缓冲存储结构和数据同步方法简化设计,通过引入可变阶距因子改进自适应频率校准算法,使得频率锁定时间有效降低。采用TSMC0.18μm工艺进行后端设计并流片,芯片面积4mm2,供电电压1.8V。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能正确完成芯片配置,AFC频率跟踪时间缩短到135μs以内。
杨海峰王岩国王太宏王超张海英陈晓哲
关键词:射频收发器
超低压ITO基壳聚糖电解质纸张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2013年
采用一步掩膜法通过射频磁控溅射设备同时制备源极、漏极以及沟道层,采用具有双电荷层效应的壳聚糖薄膜为栅介质,成功制备出以纸张为衬底的超低压薄膜晶体管。这种柔性衬底薄膜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超低的工作电压(仅为0.8V),场效应迁移率达到8.1cm2/(V·s),亚阈值斜率为80mV/decade,开关电流比高达1.2×107。
刘欣赵娟赵孔胜刘全慧
关键词:超低压ITO壳聚糖
一步掩膜法制备超低压ITO沟道纸上薄膜晶体管
2012年
基于一步掩模法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纸上双电荷层超低压薄膜晶体管.在室温射频磁控溅射过程中,仅仅利用一块镍掩模板,就可同时沉积出氧化铟锡(ITO)源漏电极和ITO沟道.在此基础上,以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合成的具有双电荷层效应的微孔SiO_2为栅介质,成功制备出以纸为衬底的超低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这种晶体管显示出极好的性能:超低的工作电压1.5 V,场效应迁移率为20.1 cm^2/Vs,亚阈值斜率为188 mV/decade,开关电流比为5×10~5.这种基于全室温一步掩模法工艺制备的纸上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工作电压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有望应用于未来便携式低功耗电子产品的制造中.
毛延凯蒋杰周斌窦威
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目前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材料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兴趣。综述并评价了石墨烯研究过程中的多种制备方法,即机械剥离方法、化学剥脱等,同时也概述了近年来石墨烯的一些应用领域(如锂离子电池、透明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王耀玲罗雨陈立宝李秋红王太宏
关键词:石墨烯
基于MSP430的硫化氢监测系统被引量:2
2010年
设计开发了基于MSP430F169的硫化氢监测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和软件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和部分电路图。该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监测结果准确,稳定性好等特点,通过RS485总线可以实现对硫化氢气体浓度多点实时监控。
蔡勇王太宏邓积微周迟迟
关键词:MSP430RS485
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种属跨越机制
2009年
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具有下述3个重要特征:可寄生于人体,易感人群很多,患者年龄偏低.本研究确定了病毒蛋白中的一块关键区域.该区域对病毒所寄生的物种的种属范围起决定性作用,并且是全球性流感病毒的一个标志性区域.正是该区域氨基酸的特性导致了上述3个特点.具体来说,对宿主的免疫系统而言,病毒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会形成新的标靶结构,并且可以进一步导致宿主范围的变化.基于多肽链发生致病性结构转换的概率,本研究确定了甲型流感病毒中对控制宿主范围起决定性作用的氨基酸的位置.研究发现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中处于这些位点的多肽链在本质上可以在寄生于人的毒株中表达,而之前仅在宿主为禽、猪的毒株中被发现.其与另一氨基酸短串的协同构象改变对于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种属跨越具有重要作用.人体对这些关键位点的免疫缺陷导致了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宿主人群多和青年人易致病的特点.
刘鑫赵亚溥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核蛋白
Design of Electrochemical and Related Sensors Using Aptamers
Some aspects of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d other type sensors using aptamers be discussed i...
Ru-Qin Yu Jian-Hui Jiang Guo-Li Shen Xia Chu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Chemo/Biosensing and Chemometrics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