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无)
- 作品数:8 被引量:143H指数:6
- 相关作者:周定国张洋周晓燕连海兰潘明珠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改性异氰酸酯胶粘剂稻草刨花板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采用改性异氰酸酯胶粘剂,在实验室压制了稻草刨花板。根据美国ASTMD1037标准,测试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表面抗拉强度和模量,以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和线性膨胀率。探讨了密度(0.60,0.75,0.90g/cm3)和施胶量(3%,4%,5%)对稻草刨花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石蜡(0~3.75%)对板子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密度超过0.75g/cm3时,稻草刨花板抗弯性能达到ANSIA208.1标准M3级木质刨花板的要求;当施胶量为5%,密度达到0.90g/cm3时,板子内结合强度超过标准最低值。石蜡对板子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对控制板子的吸湿变形具有积极作用。
- 徐信武吴清林周定国周晓燕
- 关键词:稻草刨花板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模量
- 微波处理对稻草表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5年
- 利用FEIXG型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Nicolet Nexus 67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稻草表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处理后的稻草表面自由基浓度显著增加,最高可以达到处理前自由基浓度的7倍左右。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微波强度的增加,稻草表面自由基浓度的增加幅度有所上升。经微波处理后,稻草外表面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羟基、木素和纤维素)变化都不明显,而稻草内表面SiO2略有减少,羟基显著增加,木素和纤维素也有一定变化。微波处理可以改善稻草内表面的特性,使之比外表面更具活性,有利于稻草与胶黏剂之间的交联。
- 周晓燕周定国施登军
- 关键词:微波处理自由基红外光谱
- 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工艺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探讨以棉秆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材密度0.7 g/cm3、施胶量12%、防水剂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5 s/mm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未达标,可能与棉秆原料自身特点有关。
- 马红霞于文吉任丁华周月
- 关键词: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纤维生产工艺
- 预处理方法对稻草中纤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热水、乙酸以及亚硫酸盐3种方法进行稻草预处理,找出经济可行的稻草中纤板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各种预处理均可改善板的性能,其中乙酸处理效果最佳。对密度为0.83 g/cm3的稻草MDF,当乙酸加量2%、处理温度80℃、时间20 min时,除TS指标外,试板的主要力学性能均可满足GB/T 11718-1999的要求。
- 连海兰潘明珠周定国尤纪雪
- 关键词:稻草MDF预处理乙酸
- 棉秆/杨木混合比对UF树脂固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通过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固化剂加入量和棉秆/杨木的混合比例对UF树脂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的加入对UF固化有明显作用,但加入量大于1.5%后影响不再显著;棉秆/杨木混合比例对UF起始固化影响不大,但影响其后续固化———醚键断裂,形成次甲基。棉秆/杨木比例为4:0时反应程度最高,其次为3∶1、0∶4、1∶3,2种原料比例为1∶1时反应程度最低。
- 马红霞于文吉
- 关键词:棉秆杨木
- 我国农作物秸秆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64
- 2007年
-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人类环境,解决我国木材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发展农作物秸秆材料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介绍国内外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列举了目前国内开发的主要秸秆材料产品,并分析了其工艺特点,阐述了产品的用途,提出了影响秸秆材料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 周定国张洋
-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 高中密度稻秸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技术基础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介绍了以稻秸为原料制造高中密度人造板的技术基础研究,其内容包括稻秸表面特性的改变、稻秸原料单元制备、稻秸单元的胶合、稻秸单元干燥、异氰酸酯胶粘剂拌胶工艺、稻秸单元的铺装方法、稻秸板坯的压缩性和初强度、稻秸板坯的传热特性、稻秸人造板的热压时间和稻秸人造板的切割及砂光特性。本项研究结果为高中密度稻秸人造板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 周定国张洋于文杰黄绍莨
- 关键词:生产技术胶合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稻秸纤维表面化学特性及稻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6年
- 通过水热、2%乙酸、2%Na2SO3及2%NaHSO3预处理秸秆原料,再将原料分离成纤维,并试制了相应的秸秆纤维板,对比分析了4种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纤维的表面化学特性及稻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纤维表面的主要官能团影响不大,但乙酸预处理能显著地降低稻秸纤维表面的pH值,有利于脲醛树脂胶黏剂和纤维形成良好的胶合界面,从而提高秸秆纤维板的性能。
- 潘明珠连海兰周定国
- 关键词:稻秸预处理中密度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