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2011ZX06004-008)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义学蔡军李志信孟继安钟达文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放射性核素铀在针铁矿中的占位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用第一性原理研究放射性同位素铀在针铁矿(α-FeOOH)中的占位情况,分别考虑铀原子替代针铁矿中的铁的替位缺陷和铀的多种八面体和多种四面体间隙缺陷.计算发现了三个最稳定的缺陷构型,它们分别对应于一个铀替位缺陷(S)及其中的一个铀的八面体(O)和四面体(T)间隙缺陷,其形成能分别为-13.49,-3.86,-1.60eV.也研究了两个相邻的铀原子在针铁矿中的占位情况,发现双铀原子很容易掺入到相邻的SS或OS位,它们的形成能分别为-27.392和-16.214eV,结合能分别为-0.417和-1.131eV.表明双原子铀在针铁矿中会以SS形式发生偏聚而较难以OS形式偏聚.
- 金宝蔡军陈义学
- 关键词:铀针铁矿占位第一性原理
- 放射性核素U在针铁矿(01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4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有水与无水环境下放射性核素U在针铁矿(010)表面的吸附。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010)表面的初始构型不同,其吸附能为-0.56^-0.85eV。同时发现在缺水的情况下,U原子可吸附在针铁矿(010)表面的替代位(T)、八面体间隙位(O)及两个O原子的桥位(B)上。其吸附能为负,大小按吸附T、B、O的顺序依次增大。水对U原子吸附能的影响较明显。当U原子占据替代位和八面体间隙位时,在其附近的水分子可增强U原子在针铁矿(010)表面的吸附,可使U原子在针铁矿(010)表面的吸附能降低1~2eV;当U原子在桥位时,水分子既可增强也可减弱U原子在针铁矿(010)表面的吸附能力,这依赖于U原子与水分子作用后其价态的变化。所有这些吸附均为放热反应。计算结果显示,由于水分子与U原子的吸附引起的表面晶格畸变较小,所有涉及的表面键长变化均不大于0.055nm。所有涉及到的反应过程中均有H、U、Fe原子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O原子上。
- 刘锋蔡军黄美陈义学
- 关键词:U针铁矿第一性原理
- 朝下沟槽结构表面池沸腾换热被引量:6
- 2016年
- 核电站熔融物堆内滞留技术是一项关键的严重事故应对策略,该策略已被核电站广泛采用。为增强核电站压力容器下封头外表面的沸腾换热能力,实验研究了常压下朝下沟槽结构表面的池沸腾换热,测量了倾角5°、30°、45°、60°和90°下热通量随壁面过热度的变化,获得了相应倾角下的临界热通量(CHF)。与光表面相比,朝下沟槽结构表面的CHF可提高65%~90%。实验观察发现,在高热通量下朝下沟槽结构表面气泡运动形态存在蒸汽膜和波浪蒸汽层两种结构。分析表明,沸腾换热显著增强、临界热通量大幅提高的原因是沟槽结构大幅增加了换热面积同时还明显改善了表面的润湿性。
- 钟达文孟继安李志信
- 关键词:相变气泡临界热通量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