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1061)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文波黄丽华曾庆丰陈琪彰潘善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存量
  • 1篇知识基础观
  • 1篇知识视角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组织间
  • 1篇跨组织
  • 1篇跨组织信息系...
  • 1篇互动
  • 1篇基础观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陈文波
  • 2篇曾庆丰
  • 2篇黄丽华
  • 1篇潘善琳
  • 1篇宋培建
  • 1篇陈琪彰

传媒

  • 1篇软科学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跨组织信息系统与组织间社会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在对组织间社会网络与跨组织信息系统应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适应性结构化理论的跨组织信息系统与组织间社会网络互动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将跨组织信息系统与社会网络作为影响跨组织信息系统应用的两种主要结构来源,将互动的过程分为对结构的征用与业务流程的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影响跨组织信息系统的应用绩效。通过结构的维度划分和对互动过程进行解构,这一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跨组织信息系统的供应链使用。
陈文波曾庆丰黄荣辉
关键词:跨组织信息系统社会网络
企业信息系统实施中的意义建构:以S公司为例被引量:22
2011年
意义建构是复杂动态环境下组织认知活动的主要形式。本文以S公司为案例对象,研究了在企业改革、产业和国家信息化发展等剧烈内外部环境变化下,S公司15年信息系统实施历程中意义建构的模式。研究认为在这一历程中存在4种意义建构模式:高受控的、离散的、集成的和协同的意义建构,通过这些模式S公司形成了相应的信息系统组织认知,分别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尝试性应用、业务电算化、企业集成和战略应用。研究发现每一阶段意义建构的促发因素、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强的内外情境适配性,组织对信息系统及其实施的认知不断成熟是阶段演化的驱动力。
陈文波黄丽华陈琪彰潘善琳
基于知识视角的组织信息技术吸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组织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往往意味着软件系统内含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制度知识的转移,知识基础成为影响企业信息系统深入应用的关键要素。从组织知识基础观出发,探讨了组织的知识基础对信息系统吸收的影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借助来自78家企业的调研数据,用PLS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组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基础和吸收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实施知识以及组织的IT整合应用能力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关键。
陈文波曾庆丰宋培建黄丽华
关键词:知识基础观知识存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