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2Z086)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曾晓锋李桢胡霄李利华段晓飞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科大学陕西省公安厅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血脑
  • 3篇血脑屏障
  • 3篇脑屏障
  • 3篇甲基苯丙胺
  • 3篇法医
  • 3篇苯丙胺
  • 3篇丙胺
  • 2篇毒性
  • 2篇法医病理
  • 2篇法医病理学
  • 2篇病理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技术
  • 1篇毒性作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脑屏障通透...

机构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公安厅

作者

  • 6篇曾晓锋
  • 5篇李桢
  • 4篇胡霄
  • 2篇李利华
  • 1篇瞿勇强
  • 1篇张冬先
  • 1篇陈波
  • 1篇张晶
  • 1篇段晓飞

传媒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0例病毒性心肌炎法医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3年至2014年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法医病理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死亡原因均为病毒性心肌炎致急性心功能障碍死亡,大多为重型病毒性心肌炎,均累及心肌损害,心肌细胞水肿,基质溶解坏死;心肌肌间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局部心肌束排列紊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同时不同程度伴有肺、脑、扁桃体等器官组织的损害。结论: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临床症状不典型,进程快,易造成误诊误治,死亡率高,产生医疗纠纷,需要法医学鉴定。病毒性心肌炎法医学鉴定时,以心脏大体所见和组织学观察为主要依据,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其他机械性损伤,辨别每个死亡原因之间的关系,必要时结合特殊检查,例如对趋化因子MCP-1的检测。
黄万麒林宴余蒙李利华曾晓锋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法医病理学法医学鉴定
MA与HIV-Tat协同作用致大鼠相关脑区ROS、GSH-PX和SOD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A)与HIV-Tat蛋白协同作用致大鼠相关脑区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协同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MA组(10mg/kg MA,每日两次腹腔注射,连续4d)、HIV-Tat组(10μg HIV-Tat注入大鼠脑纹状体)和MA+HIV-Tat组(按MA组注射MA 4d后按HIV-Tat组注入HIV-Tat);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或纹状体内注射。各组大鼠分别于注射结束后48h和7d处死,取各脑区脑组织制作匀浆;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ROS含量,酶标仪检测GSH-PX和SOD吸光度,再根据蛋白质的浓度分别计算其活力。结果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脑区ROS含量有不同程度增高,GSH-PX和SOD活力则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A+HIV-Tat组与MA组和HIV-Tat组比较,ROS含量升高显著,GSH-PX和SOD活力下降明显(P<0.01)。结论 MA和HIV-Tat协同作用能够产生大量的ROS,并降低GSH-PX和SOD的活力,揭示ROS、GSH-PX和SOD参与了MA与HIV-Tat的协同神经毒性作用。
曾晓锋段晓飞张晶李桢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甲基苯丙胺抗氧化酶
HIV-1Tat蛋白改变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HIV-Tat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基因编码的一种被称为反式转录激活因子,是HIV转录和复制所必须的一个很重要的调控蛋白.艾滋病痴呆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脑炎的患者其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HIV-1 Tat蛋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HIV-Tat蛋白改变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并不清楚,本综述主要讨论HIV-1 Tat蛋白对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胡霄王震李桢曾柏瑞曾晓锋
关键词:血脑屏障
静脉留置针在大鼠尾静脉注射中的方法和技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注射效率和成功率.方法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对90只SD雄性大鼠连续7 d进行尾静脉穿刺注射.结果穿刺注射操作准确、快捷,第一针穿刺成功率达90%以上,总成功率达99%,而且在连续7 d(1次/d)的穿刺注射过程中,都能保证高效快捷的完成.结论采用的静脉留置针进行大鼠尾静脉穿刺注射技术准确、高效,具有提高实验效率和成功率的价值.
胡霄王震曾柏瑞李桢曾晓锋
关键词:注射法动物实验技术
甲基苯丙胺对血脑屏障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苯丙胺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目前常出现此类药物滥用。血脑屏障是维持脑部微环境稳态,防止大脑受到致病性微生物侵袭及毒性分子作用的生理性动态屏障,其在维持大脑功能中作用非常重要。研究表明甲基苯丙胺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对脑造成损害,但此过程中甲基苯丙胺是否损害血脑屏障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参考。
曾柏瑞谢云辉胡霄李桢曾晓锋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血脑屏障甲基苯丙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甲基苯丙胺与HIV-Tat蛋白协同改变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氧化应激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与HIV-Tat蛋白协同对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每天2次腹腔注射给予MA10 mg/kg的同时尾静脉注射给予HIV-Tat 400 ng/kg,连续7 d,给药结束24 h后随机取10只大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检测脑组织EB含量,随机取5只大鼠断颈取脑,用于SOD活力、GSH和MDA含量的测定.余下2只大鼠快速断颈取脑,戊二醛-锇酸溶液固定前额叶皮质部分,透射电镜观察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脑组织中EB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提示实验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P<0.05);MDA含量升高、SOD活力和GSH含量不同程度降低,提示实验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P<0.05).MA+Tat组与MA组、Tat组相比,EB含量升高明显,提示MA与HIV-Tat蛋白联用能协同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GSH含量明显下降,提示MA与HIV-Tat蛋白联用能协同增强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P<0.01);NAC+MA+Tat组与MA+Tat组相比,EB含量降低,提示NAC能一定程度拮抗MA与HIV-Tat蛋白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P<0.01);MDA含量下降,SOD活力、GSH含量明显升高,反映NAC能在一定程度拮抗MA与HIV-Tat蛋白对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作用(P<0.01).各实验组在电镜下观察到血脑屏障一系列超微结构改变,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薄,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胞饮小泡增加等,这些改变以MA+Tat组最为显著.结论 MA和HIV-Tat蛋白能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曾柏瑞陈波胡霄张冬先李桢李利华瞿勇强曾晓锋
关键词:血脑屏障甲基苯丙胺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