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134)

作品数:34 被引量:571H指数:14
相关作者:苏智先刘守江宋会兴胡进耀黎云祥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群落
  • 10篇植物
  • 6篇植物群
  • 6篇植物群落
  • 5篇演替
  • 5篇土壤
  • 4篇生活型
  • 4篇生活型谱
  • 4篇种子
  • 4篇珙桐群落
  • 4篇物种
  • 3篇生物量
  • 3篇土壤肥力
  • 3篇种群
  • 3篇物量
  • 3篇相关系数
  • 3篇克隆
  • 3篇肥力
  • 2篇淡竹叶
  • 2篇演替阶段

机构

  • 19篇绵阳师范学院
  • 19篇西华师范大学
  • 8篇四川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7篇苏智先
  • 10篇刘守江
  • 7篇宋会兴
  • 5篇胡进耀
  • 5篇黎云祥
  • 4篇高贤明
  • 4篇张运春
  • 3篇张桥英
  • 3篇彭远英
  • 3篇朱利君
  • 3篇王伟伟
  • 2篇唐炎林
  • 2篇刘沐生
  • 2篇程志平
  • 2篇肖开煌
  • 2篇雷泞菲
  • 2篇张亚爽
  • 2篇杜晓军
  • 1篇彭红丽
  • 1篇汤泽生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种子科技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汉中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生长的最适海拔高度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海拔1700m的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500~1700m是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在3个土层深度上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样1500~1700m3个海拔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1800m和1850m2个海拔;淀积层、母质层土壤养分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淀积层有机质、腐殖质层含水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母质层速效氮和淀积层、母质层含水量甚至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负相关.
肖开煌苏智先张素兰黎云祥文国琴程志平
关键词: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因子相关系数
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变异与生境关系初探被引量:23
2001年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on chromosome number of 1027 speci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lant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changing rules of chromosome number,polyploidy,B chromosome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different light,moisture content and soil conditions,the chromosome number of plant is different in multiformity,variation extent and the highest frequency.The frequency of polyploid is relative to habitats and growing habits.The plant with B chromosome is often distributed over the subtropics and humid environment.
王琼苏智先宋会兴汤泽生
关键词:植物生境染色体数目
九顶山东坡植物群落生活型谱聚类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Raunk iner生活型分类系统,对九顶山东坡28个样地的生活型进行统计,编制出生活型谱。然后尝试性地采用了SPSS软件的分层聚类方法对28个样地的生活型谱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数n=5时,即将28个样地聚为5大类时,与该区原有的群落分类文献吻合性最好。从而说明SPSS软件的分层聚类方法在群落分类上的适用性,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群落分类的方法。
刘守江苏智先
关键词:植物群落生活型谱分层聚类
九顶山地区植物群落区系分类研究
2005年
对九顶山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得到种子植物115科413属613种。通过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可知,该区区系比较复杂,15种分布类型在该区均有分布。区系特征如下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236属,占总属的57.14%,而且以北温带分布(108属)为主;与热带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热带成分130属,占31.48%;中国特有植物多,17属18种;区系起源古老。为该区域物种保护和植被区划提供理论依据。
刘守江苏智先
关键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
一种改进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干种子总RNA提取方法(英文)被引量:3
2003年
改进后的方法在提取缓冲液中加入了2%的PVP(分子量10000)和10mM的半胱氨酸以避免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减少了苯酚抽提的次数.使用该改进的方法可以从平均每克珙桐干种子中获得240μg的总RNA,这些总RNA适合用于体外反转录、Northern杂交以及cDNA文库的构建.
黎云祥陈利
关键词:干种子总RNACDNA文库
淡竹叶种群生殖配置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文章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淡竹叶种群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竹叶种群的有性生殖配置比例较低;尽管淡竹叶种群的生物量配置格局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但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不同环境条件下其生殖配置比例并无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淡竹叶种群生物量生殖配置是淡竹叶种群的基本特征之一,其配置格局反映了该物种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宋会兴苏智先廖咏梅
关键词:生物量有性生殖针阔混交林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物种
珙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7
2003年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 ,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而对其发育生物学 ,特别生殖过程等研究较少。即便是研究较多的生态学方面也仅仅局限在宏观描述方面 ,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胡进耀苏智先黎云祥
关键词:生物学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幼树氮素状况的边缘效应被引量:11
2003年
通过氮肥处理实验及利用红外光谱检测自泥岗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幼树叶尖氮含量实验,探讨了将红外光谱分析应用于研究森林边缘效应的可行性,并为珙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氮素水平处理的珙桐幼苗、叶尖和叶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氮含量和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尖比叶中更能反映珙桐的氮营养状况;光谱指数(A1653-A3400)/(A1653+A3400)随叶中氮含量和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说明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可用于检测珙桐的氮营养水平,为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氮营养水平边缘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研究白泥岗珙桐林氮素状况的边缘效应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珙桐氮营养水平由林外向林内逐渐上升,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珙桐氮营养水平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说明方位对珙桐氮素状况的影响显著;珙桐林片段化在生理上对珙桐的影响至少到达30~40 m处,而林东至少到达90~100 m处,说明林东人为破坏对残存的珙桐生长影响很大。实验结果与其它作者用传统方法对森林边缘氮素分布状况及植物吸收氮素状况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氮营养水平边缘效应是可行的。实验中还发现采样和样品前处理对结果可靠性有较大影响,样品前处理后必须保持干燥、平整。
胡进耀苏智先何晓英
关键词:营养水平
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土壤肥力评价被引量:6
2003年
从土壤的理化因子出发 ,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 ,建立土壤肥力综合指标模型 ,对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域内影响土壤肥力的主导因子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全氮量、全碳量及代换性H+ 含量。在同一种土壤类型中 ,随着植物群落的演替土壤肥力逐渐增加 ,但这不适合于不同土壤类型之间。
廖咏梅周平宋会兴苏智先
关键词:山地土壤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植物群落演替
缙云山2种禾草种群生殖配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利用样方法对生长于重庆缙云山不同生境条件下的2种禾草———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Beauv.〕和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生物量配置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茅种群在整个生长期内各构件生物量配置格局变化不大,其中对根状茎的配置比例最高,达到70.18%,有性生殖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51%,没有秆构件;淡竹叶种群在生长季内生物量配置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营养生长期、花期和黄熟期根构件的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77.33%、36.39%和48.66%,叶构件则为19.35%、45.42%和27.17%,有性生殖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11.11%。与白茅相比,淡竹叶种群秆构件明显。二者在生物量配置格局上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二者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特征。
宋会兴彭远英
关键词:生殖配置白茅淡竹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