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2007AB5029)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锡林孙恩涛何谐牛靖萱陈琳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皖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色素上皮细胞源性因子的抗肿瘤活性被引量:1
- 2011年
- 色素上皮细胞源性因子(PEDF)是一种最早从人类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中发现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KDa的分泌糖蛋白。PEDF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中,表达量与人体内多项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表明,PEDF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生长速度呈正相关,作为目前已知的最强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PEDF能够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PEDF亦能通过激活多种复杂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 任远张锡林
- 关键词:血管生成凋亡
- 宁国有螺无病地区和芜湖有螺有病地区湖北钉螺基因组RF-RAPD序列分析
- 2012年
-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血吸虫病流行区湖北钉螺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RF-RAPD技术对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和芜湖市有螺有病地区的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分析,进而从其扩增的多态性图谱中选择相近迁移率的RF-RAPD序列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is进行序列比较和转录因子的预测。结果两地区湖北钉螺基因组RF-RAPD谱带中有4对相近迁移率的条带,序列分析显示4对DNA条带在序列长度和碱基组成上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介于48%~53%之间。利用DNAsis软件在两地湖北钉螺相近迁移率的DNA条带序列发现转录因子的种类及个数均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不同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湖北钉螺基因组虽然在RF-RAPD带型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但相近RF-RAPD谱带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差异是否与湖北钉螺对日本血吸虫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 孙恩涛王英张锡林
- 关键词:湖北钉螺日本血吸虫遗传多态性
- 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cox1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方法检获日本血吸虫和三峡库区上下游流行区斯氏狸殖吸虫样本,提取其细胞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cox1基因并测序;分别用Clusterx和DNAsis软件对两虫种线粒体cox1基因片段进行序列的变异分析和转录因子基因序列分析。结果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日本血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cox1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45 bp和418 bp。两虫种cox1基因序列有138位碱基相同,占斯氏狸殖吸虫cox1碱基的33.01%。两虫种cox1基因包含的转录因子基因序列全部相同,均为12种,18个。结论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在遗传进化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了两虫种存在交叉抗原的可能性。
- 何谐张锡林牛靖萱陈琳
- 关键词:血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遗传多态性
- 湖北钉螺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钉螺遗传标记的发展也经历了由间接到直接、由粗略到精确的过程。本文就钉螺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孙恩涛张锡林
- 关键词:钉螺遗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