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31500030)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志樑傅强付强严全能李志梁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细胞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介入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心病
  • 3篇脂蛋白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心病
  • 2篇凋亡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尼古丁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机构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0篇李志樑
  • 6篇傅强
  • 5篇付强
  • 4篇严全能
  • 3篇曹龙兴
  • 3篇李志梁
  • 3篇陈添华
  • 3篇靳文
  • 2篇陈昌海
  • 2篇李峰进
  • 2篇黄波
  • 2篇李锋进
  • 2篇赵亚男
  • 2篇方石虎
  • 2篇杜江
  • 2篇闫菲菲
  • 1篇范智文
  • 1篇陈琳琳
  • 1篇郭烽
  • 1篇龙兴

传媒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77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予以冠脉替罗非班治疗,38例)、B组(予以静脉替罗非班治疗,39例);测定PCI时病变血管TIMI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以及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观察PCI术前及术后冠状窦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变化。结果:术后A、B两组PCI后即刻TIMI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TFC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PCI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PCI术后即刻冠状窦血清vWF及GMP-140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ACS患者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栓前状态。
孙子凯曹龙兴李志樑靳文傅强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替罗非班
树突状细胞体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18)F-FDG评价
2014年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对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免疫功能等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18F-FDG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诱导成熟后,分为5组,分别加入含PBS及92.5×104,185×104,370×104,740×104 Bq/mL浓度的18F-FDG培养基,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的凋亡率、细胞表型(CD1α、CD80、CD83、CD86、HLA-DR)表达、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结果与结论:740×104 Bq/mL浓度的18F-FDG可以引起树突状细胞的凋亡、CD86的表达下调,同种T细胞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分泌下降;其余浓度的18F-FDG对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18F-FDG对树突状细胞的凋亡、成熟、抗原提呈、迁移能力等影响较小,可以在选择合适浓度的前提下作为一种树突状细胞细胞的体外标记物。
雷霄梁英魁赵文锐王升郭峰傅强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凋亡细胞表型免疫功能趋化因子
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坏死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不同浓度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坏死的影响。方法用CD34以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HUVECs。通过3种不同浓度的尼古丁(3、30、300 ng/ml)刺激HUVECs 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及坏死率。结果低浓度尼古丁促进细胞凋亡最强,而随着尼古丁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反而逐渐降低,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尼古丁浓度增加,细胞坏死率也日益增多,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坏死率与尼古丁浓度呈正相关(r=0.675)。结论尼古丁对HUVECs凋亡的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坏死率与尼古丁浓度呈正相关。
黄波严全能付强杜江李志樑
关键词:尼古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27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IL-27水平的变化,探讨IL-27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64例CHF患者设为CHF组,同期选取20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CHF组及对照组的血浆IL-27(酶联免疫吸附法)、NT-proBNP(直接化学发光法)及hsCRP(免疫比浊法)水平。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超声心功能检测。结果 CHF组IL-2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F血浆中IL-27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呈下降趋势。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L-27与NT-proBNP(r=-0.47,P<0.05)、hsCRP(r=-0.54,P<0.05)呈负相关,与EF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 IL-27可能在评价CHF严重程度的方面有重要作用。
陈昌海李志樑傅强陈添华曹龙兴李锋进
关键词:心力衰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7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模型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与尼古丁的刺激
2012年
背景:研究表明尼古丁可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尼古丁刺激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关系。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腹膜下注射2种不同剂量的尼古丁[2mg/(kg·d)及0.5mg/(kg·d)]12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尼古丁干预12周后,低剂量尼古丁组的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尼古丁组的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及低剂量尼古丁组(P<0.05)。高剂量尼古丁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最严重,低剂量尼古丁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尼古丁组及高剂量尼古丁组的斑块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尼古丁组的斑块个数与低剂量尼古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管狭窄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呈负相关(r=-0.920,P=0.000)。结果提示尼古丁刺激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这种作用可能与尼古丁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相关。
黄波杜江严全能付强李志樑
关键词:尼古丁转化生长因子Β1动脉粥样斑块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冠心病的病例报道及回顾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以血脂升高、皮肤损害及早发冠心病为特点。本文通过对1例FH伴冠心病患儿的诊治及回顾1975年-2012年国内外51篇文献分析发现,FH伴冠心病男性、儿童及青壮年高发,其冠状动脉损伤广、病情重,降脂治疗及血管干预治疗仍未确定。
闫菲菲任杨源张可人赵馨靳文李志樑傅强
关键词:冠心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特点
氧化高密度脂蛋白对兔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在体外观察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idati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ox-HDL)诱导兔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情况,并观察ox-HDL对DCs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alpha,MIP-1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的影响情况,探讨ox-HDL对DCs成熟及趋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心尖穿刺采集外周血标本,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同时,冻存血浆,提取HDL并氧化修饰。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组、HDL组及ox-HDL组,分别加入磷酸盐缓冲液、HDL、ox-HDL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表面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CD14表达。分别于12、24、48 h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趋化因子MIP-1α和MCP-1。结果 ox-HDL可以上调DCs表面CD86和MHCⅡ的表达,同时下调CD14的表达,细胞的形态由不成熟往成熟转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随时间和ox-HDL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而MIP-1α水平受树突状细胞是否成熟影响不大。结论 ox-HDL可以促进DCs的成熟,并增加趋化因子MCP-1的分泌,导致斑块性质的不稳定,可能与斑块的免疫反应及炎症的活化相关。
雷霄赵文锐傅强川玲梁英魁王升郭烽李志樑
关键词:氧化高密度脂蛋白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斑块
心肾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患者同时存在心功能不全和肾损害,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心、肾功能疾病发生率的与日俱增,CRS的发生呈逐年增加趋势,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深入探讨CRS病理生理机制对防治CRS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指导价值。目前认为心肾相互作用是CRS发生的关键,神经内分泌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紊乱等病理生理机制广泛参与其中。近来尿毒症毒素在CRS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上述CR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讨CRS机制和防治提供帮助。
范智文傅强靳文曹龙兴李志梁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心力衰竭肾衰竭
西洛他唑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rhGM-CSF和rhIL-4体外诱导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μg/mL)组(刺激组)、西洛他唑(20μmol/L)预干预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μg/mL)组(干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内吞功能变化,酶联免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刺激组比较,干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40和CD86的表达降低,内吞功能提高,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成熟,这可能参与了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陈添华李志樑付强龙兴张魏巍陈琳琳
关键词:西洛他唑树突状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后外周血miR-92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miR-92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6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按病情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均行PCI,另选3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5 d miR-92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iR-92a表达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miR-92a表达均降低(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miR-92a表达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PCI可降低冠心病患者miR-92a表达。
方石虎李志梁李峰进付强严全能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