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470)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葵花高玉亮滕跃张雁高航更多>>
相关机构:延边大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韩国江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马铃薯
  • 3篇试管薯
  • 3篇酸胁迫
  • 3篇胁迫
  • 2篇单叶
  • 2篇腋芽
  • 2篇植株
  • 2篇植株生长
  • 2篇酸处理
  • 2篇茎段
  • 2篇抗氧化
  • 2篇块茎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干物质
  • 1篇代谢
  • 1篇氮磷钾
  • 1篇氮磷钾含量
  • 1篇东农303
  • 1篇多酚

机构

  • 13篇延边大学
  • 11篇延边朝鲜族自...
  • 1篇韩国江原大学

作者

  • 13篇李葵花
  • 11篇高玉亮
  • 6篇滕跃
  • 5篇张雁
  • 3篇金美玉
  • 3篇蒋兆坤
  • 3篇高航
  • 1篇林学泰
  • 1篇吴京姬
  • 1篇周大敏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作物杂志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延边大学农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动素对马铃薯试管薯大小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激动素(KT)对马铃薯试管薯大小的影响,以期获得较大的试管薯。[方法]利用"诺兰"马铃薯脱毒植株,确定形成较大试管薯的最佳KT浓度、光照时间及茎段部位。[结果]KT可诱导较大的试管薯,在全黑暗、含3 mg/L KT的MS培养基条件下,来自植株茎顶端基础苗所诱导的试管薯平均单薯重最大,为326.5 mg,且植株下部茎段的基础苗也可形成较大的试管薯,平均单薯重为237.8 mg。[结论]该研究可为"诺兰"马铃薯品种试管薯贮藏研究提供理论数据。
郑森高玉亮滕跃张雁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薯外源激素激动素
不同马铃薯品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以不同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用DPPH方法测定了抗氧化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了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间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urple valley"(紫皮、紫瓤)品种的抗氧化活性RC50值为49.9μL,100 g干物质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362.4,136.4,82.8 mg,100 g新鲜马铃薯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26.3 mg,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最高;加工用品种"Atlantic"(黄皮、黄瓤)的抗氧化活性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最低,RC50值为214.1μL,100 g干物质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38.1,5.6,4.1 mg,而维生素E的含量为0.61 mg为最高。同样具有黄皮、黄瓤的"Early Valley"品种的抗氧化活性RC50值为62.4μL,100 g干物质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174.4,85.9,56.3 mg,较高。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7,而抗氧化活性与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多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0.896和0.973。这表明紫色品种"Purple Valley"的抗氧化活性最高,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多酚类物质对马铃薯抗氧化活性起重要作用。
李葵花高玉亮玄春吉林学泰
关键词:马铃薯抗氧化活性多酚
转P5CS基因马铃薯“东农303”耐盐、抗旱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拟南芥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基因(P5CS)进行了马铃薯品种“东农303”的遗传转化,在盐和干旱胁迫下研究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和抗旱性。经 PCR 扩增,证实 P5CS 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用150 mmol/L NaCl溶液和干旱(基质含水量为20%~25%)胁迫处理20 d,发现转基因植株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上升,而丙二醛积累量则缓慢,从而说明该品种更适合生长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
李葵花高玉亮吴京姬
关键词:马铃薯P5CS基因耐盐性抗旱性
酸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0年
为了探讨块茎形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利用pH值4的磷酸溶液对植株根进行了4 d的胁迫处理,之后收集匍匐茎茎尖形成弯钩之前(Ⅰ)、匍匐茎弯钩时期(Ⅱ)、匍匐茎刚膨大时期(Ⅲ)、初具块茎形态特征时期(Ⅳ)的匍匐茎作为试验材料。出苗后生长45 d的植株形成的匍匐茎中Ⅱ时期匍匐茎所占比例最高。生长45 d时酸处理的植株所形成的块茎数量最多,其结薯数量比生长55,60 d酸处理植株的结薯数量显著高53.2%,74.5%。匍匐茎Ⅰ、Ⅱ、Ⅲ、Ⅳ时期,酸处理植株的StHd3a、StFD、StSUSY4、StHXK、StPIN1、StABA、StSP6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匍匐茎Ⅰ时期和Ⅱ时期,酸处理植株的StGA的表达量比对照显著高49.4%,25.1%,StAGL8的表达量比对照显著高119.7%,140.1%,而StAGPase的表达量比对照显著低60.1%,41.7%,StSSS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低23.2%,21.6%;另外,酸处理植株StCOL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综上,酸处理是通过调控被测基因的表达量或表达模式(除StCOL基因)而影响块茎形成的复杂过程。
郭津廷高玉亮张雁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酸处理基因表达
酸胁迫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结薯特性及其几种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将酸胁迫(p H=3)下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转接于不适合试管薯诱导的MS培养基(含蔗糖30g/L)中,进行试管薯诱导,并对试管薯诱导过程中植株的蔗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的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酸胁迫的植株均可缩短试管薯诱导时间,经酸胁迫1d的植株在第13天开始形成试管薯,诱导时间最短,单薯重为187.8mg,单株结薯数量为2.2个,而不经酸胁迫的植株未能诱导出试管薯。植株在受酸胁迫期间,叶片中蔗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而SS、SSS和AGPase的活性显著升高;在试管薯诱导过程中,酸胁迫植株叶片的SS活性呈降低和升高交替趋势;SSS活性在诱导试管薯0~5d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之后趋于稳定;AGPase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上升的趋势。
滕跃高玉亮张雁金美玉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薯酸胁迫糖代谢
气雾培下酸处理马铃薯植株结薯特点及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2020年
用磷酸水溶液对马铃薯植株根际进行酸处理,调查酸处理植株(AT)的结薯特性,测定微型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结果表明:p H 3处理3 d的AT植株平均每株结薯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4.8倍,结薯始期比对照提前12 d。诱导微型薯过程中,AT和对照叶片SOD、CAT活性和Pro含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同测定时间的AT和对照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和Pro含量存在差异。诱导微型薯1 d时,AT叶片的SOD和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MDA和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诱导微型薯5 d后,AT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和Pro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对照。
滕跃郭津廷高玉亮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酸胁迫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
影响马铃薯单叶节茎段形成腋芽薯的因素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东农303马铃薯组培栽植苗不同状态下的单叶节茎段对腋芽薯形成的影响,并对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片中叶绿素和N、P、K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倍液MS大量元素浇灌栽植的植株单叶节茎段形成腋芽薯效果最佳,移栽40d植株的上部单叶节茎段形成的腋芽薯重为0.79g;植株下部的茎段,扦插5d即可形成腋芽薯;去顶芽6d的植株上部茎段形成的腋芽薯重为0.93g。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绿素a和b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时期分别为扦插后3~5d和4~5d,但叶绿素a和b间比值较平稳。扦插苗叶片中K含量最高,P含量最低,且腋芽薯形成过程中,N、P、K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滕跃姜锦实周大敏鱼香婷蒋兆坤李葵花
关键词:叶绿素氮磷钾含量
马铃薯扦插苗不定根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扦插于珍珠岩中的马铃薯品种"东农303"顶芽苗不定根生成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显示:扦插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马铃薯不定根属于诱导型生根;大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和临近薄壁细胞区域,极少数起源于皮层薄壁细胞区域。马铃薯扦插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临近薄壁细胞分裂出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脱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根原基;(3)根原基分别向轴心、远离轴心方向分裂,轴心方向分裂的细胞最终与茎内的维管束相连,远离轴心的方向分裂的细胞穿过皮层,向外继续朝表皮方向发展,最终穿破表皮伸出不定根。
蒋兆坤高玉亮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扦插苗不定根根原基解剖学形态
马铃薯酸胁迫植株诱导试管薯过程中干物质含量变化
2017年
[目的]提高马铃薯试管薯的繁殖系数,降低试管薯生产成本。[方法]探讨了高、低浓度蔗糖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及其诱导试管薯过程中植株的根、茎、叶片等部位干物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过适当酸胁迫的马铃薯植株在高浓度和低浓度蔗糖条件下,分别在第5天和第13天可诱导试管薯;而未经酸胁迫植株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于第9天形成试管薯,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未能形成试管薯。酸胁迫植株在诱导试管薯过程中,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在诱导试管薯第1天明显增加,茎和叶片中的干物质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酸胁迫可促进试管薯提前结薯,且在不同浓度蔗糖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有差异。
郭津廷高玉亮滕跃张雁金美玉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薯酸胁迫干物质含量蔗糖浓度
马铃薯母薯等级对植株生长势和结薯大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筛选适合温室中生产种薯的微型薯大小,为马铃薯种薯温室及田间生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不同等级微型薯为试验材料,分析马铃薯母薯大小对其植株生长势和结薯大小分布特点的影响。[结果]母薯越大,呈出苗早,出苗率高的趋势,母薯大于1.0 g时,出苗天数和出苗率无显著性差异;植株的茎粗和株高随着母薯增大呈变粗、变高的趋势;不同等级母薯形成的块茎大小分布有差异;同等级母薯(除M级别外)所形成的中薯所占比例较高,达40.0%以上。[结论]根据种薯的适当微型化要求,推荐使用1.0 g以上微型薯进行种薯生产。
高航张雁高玉亮蒋兆坤李葵花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