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6004)
- 作品数:20 被引量:86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如竹王丽伟吴静怡夏再忠李廷贤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新型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研究
- 2011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吸附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用于制冷空调领域是完全可行的,在每次循环过程中仅从外界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就可以实现吸附制冷和再吸附制冷两次制冷过程;相对传统热化学再吸附制冷循环和吸附制冷循环,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可显著提高吸附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在相同制冷剂循环量下,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可将制冷系数COP_i分别提高60%和167%。
- 李廷贤王如竹陈恒王丽伟
- 关键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
- 低品位热能驱动的高效热化学吸附式制冷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热化学吸附式制冷是一种以低品位热能驱动的节能环保型绿色制冷技术,利用吸附剂与制冷剂之间可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实现制冷效果.主要介绍了热化学吸附式制冷循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传统单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评述了回质回热型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双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多效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及基于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等几种典型的高效吸附制冷循环技术,并对热化学吸附式制冷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 李廷贤王如竹王丽伟
-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热力学循环热化学回质回热
- 进水温度对新型复合气提降膜蒸发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 就提出的基于气提效应的新型复合降膜蒸发器展开了深入研究,讨论了进水温度发生变化时,该复合降膜蒸发器的输运性能和传热传质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进水温度的增加,其输送液体的流量、输送高度比和输送效率略有减少;而蒸发速...
- 何曙夏再忠王如竹
- 关键词:降膜蒸发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研究被引量:25
- 2009年
- 提出了带内循环管的新型重力热管,通过内循环的引入提高了液体的有效提升高度,增大了换热面积;而且在蒸发段实现了降膜蒸发,大大提高了热管的传热传质性能,最终提高了其热传导性能。内循环管的引入也消除了常规重力热管的携带限和沸腾限的约束,提高了热管的工作温度范围。对相同规格的常规重力热管和新型重力热管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传热传质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重力热管比,新型重力热管蒸发段的导热系数和相当导热系数分别提高了11.5~13倍和386~563倍。
- 何曙夏再忠王如竹
- 关键词:重力热管降膜蒸发内循环
- 采用固化复合吸附剂的热化学吸附式低温冷冻系统的性能被引量:5
- 2008年
- 设计了一种以氯化锰-氨为吸附工质对的热化学吸附式低温冷冻系统,利用膨胀石墨的多孔特性作为复合反应物的添加剂来提高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同时采用压块固化技术以提高吸附剂的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的添加有效防止了吸附剂的结块和吸附性能的衰减,复合吸附剂吸附量高达0.47 kg NH_3·(kg salt)^(-1);吸附剂与制冷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对反应器温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蒸发温度不同导致吸附剂的吸附平台温度不同,且蒸发温度越低,吸附剂吸附合成反应速率越低;当蒸发温度从-35℃上升到0℃时,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功率SCP(specific cooling power)从206 W·kg^(-1)增大到706 W·kg^(-1)。冷却水温度为25℃、蒸发温度为-30℃时,采用该固化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式低温冷冻系统SCP和COP分别高达350 W·kg^(-1)和0.34。
- 李廷贤王如竹陈恒王丽伟吴静怡
- 关键词:热化学吸附制冷低温冷冻传热
- 块状氯化钙和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的热物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采用溶液法处理氯化钙和膨胀石墨混合物,并进行压块处理,通过平面热源测量法研究了氯化钙和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的导热性能和其他热物性参数,结果显示在吸附剂中加入膨胀石墨,并进行压块处理后,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复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比粉末状的导热系数0.1~0.5 w/(m·K)增加了2~10倍.块状复合吸附剂的孔隙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值为0.36~0.82,比纯绿化钙的孔隙率0.352提高了1~2.5倍.从而使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结果也显示了复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取决于复合吸附剂的孔隙率,与孔隙率成反比.
- 李素玲吴静怡陈传涓王如竹
- 关键词:吸附剂导热系数热物性
- 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性能实验研究
- 2012年
- 建立了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和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系统,对其可行性及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技术用于制冷空调领域是完全可行的,在每次循环过程中由外界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可实现四次冷量输出;当采用NiCl2为高温盐吸附剂、MnCl2为中温盐吸附剂、BaCl2为低温盐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时,在加热温度为265℃、制冷温度为15℃、冷却温度为30℃的工况下,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的COP达到1.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附制冷阶段和再吸附制冷阶段冷量输出过程的制冷功率变化特性,发现再吸附过程吸附反应强于吸附反应。
- 余楠王如竹李廷贤徐律
- 关键词:热工学吸附制冷双效反应转化率
- 新型复合吸附剂在吸附式冷冻机组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研制了一台采用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式冷冻机组,并对该机组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吸附剂在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72W.m-1.℃-1和0.56W.m-1.℃-1,复合吸附剂的强导热性能结合吸附单元管翅片强化换热,使得吸附床在冷却和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系数达到了745.4W.m-2.℃-1和832.6W.m-2.℃-1,与以前类似的系统相比,性能分别提高了265%和300%。吸附剂的平均吸附速度达到了3.5×10-4kg.kg-1.s-1,比文献中的平均吸附速度提高了30%。说明新型复合吸附剂不仅可以提高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而且可以提高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大大缩短了吸附式冷冻系统的循环周期,提高了机组单位质量的制冷量。
- 李素玲夏再忠吴静怡王如竹李嘉王丽伟
- 关键词:热工学冷冻机组传热传质复合吸附剂
- 新型复合吸附剂的性能研究与模拟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介绍了一种硅胶与氯化锂复合的新型复合吸附剂,并结合工业化生产设计了制备容器,在不影响复合剂性能的情况下尝试进行大规模制备。在恒温恒湿箱中,设定温度为30℃、湿度为95%,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动态吸水吸附性能测试。实验表明,这类吸附剂的吸水性能大大优于普通硅胶吸附剂。采用吸附等容法测定了复合吸附剂–甲醇的吸附平衡曲线,用Dubinin-Astakhov(D-A)方程拟合吸附平衡公式,得出了公式中重要的参数,并且模拟得出一系列吸附平衡曲线。计算了不同工质对同一工况下的COP(制冷效率)与SCC(单位质量制冷量)。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运用提高了COP与SCC。由于甲醇的蒸发潜热较低,因此SCC较小。但是蒸发温度较低,可以得到制冷工况。并且工作压力大,提高了机器运行的稳定性。为了分析吸附过程的传热传质过程,对实验中的吸附动态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并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趋势较为吻合。
- 龚丽霞王如竹夏再忠
- 关键词:吸附制冷复合吸附剂动态性能COPSCC数学建模
- 太阳能吸附式空调固化复合吸附剂性能被引量:4
- 2009年
- 测试了氯化钡-膨胀石墨固化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并对采用该吸附剂的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复合技术有利于提高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实验中复合吸附剂循环吸附量可高达0.61kg·kg-1;同时,加热流体温度、冷却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反应约束压力对吸附剂性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采用该复合吸附剂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在加热温度80℃,冷却温度30℃,蒸发温度分别为5、10、15℃时,系统COP和SCP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5℃时可分别高达0.5和192W·kg-1。
- 陈恒李廷贤王丽伟吴静怡王如竹Oliveira R G
- 关键词:氯化钡太阳能空调吸附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