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0311001-4)

作品数:31 被引量:143H指数:7
相关作者:杨珍平高志强孙敏郝教敏赵红梅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晋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小麦
  • 9篇旱地
  • 8篇旱地小麦
  • 7篇休闲期
  • 6篇性状
  • 6篇籽粒
  • 6篇麦区
  • 5篇耕作
  • 4篇品质性状
  • 4篇籽粒品质
  • 4篇小麦品种
  • 4篇干酪
  • 4篇播种
  • 4篇播种方式
  • 3篇亚硝酸
  • 3篇亚硝酸盐
  • 3篇幼苗
  • 3篇生育
  • 3篇总酚
  • 3篇工艺参

机构

  • 30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晋中学院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3篇杨珍平
  • 18篇高志强
  • 15篇孙敏
  • 10篇郝教敏
  • 8篇赵红梅
  • 7篇夏清
  • 5篇王宝青
  • 4篇李光
  • 4篇马玲
  • 4篇任爱霞
  • 4篇李红玉
  • 4篇马娟娟
  • 3篇杨华
  • 2篇王晓闻
  • 2篇邓妍
  • 2篇彭登峰
  • 2篇杨艳君
  • 2篇刘会平
  • 2篇席晋飞
  • 2篇宗毓铮

传媒

  • 8篇山西农业大学...
  • 6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6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休闲期耕作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花后脯氨酸积累及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研究休闲期不同时间耕作对土壤水分、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积累、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旨在探索休闲期一次性耕作的蓄水保墒技术,为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定前茬小麦收获后15 d、45 d两个时期,深翻、深松两种耕作方式(以未耕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动态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花后脯氨酸含量与两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期耕作降低了花后旗叶脯氨酸含量、花后5—15 d籽粒脯氨酸含量、旗叶和籽粒GDH活性,提高了籽粒GS活性、籽粒蛋白质产量。但耕作时间在不同降雨年型对旗叶GS活性、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欠水年,休闲期耕作降低了旗叶GS活性、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丰水年,麦收后15 d耕作降低了旗叶GS活性、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麦收后45 d耕作则相反。休闲期耕作条件下,旱地小麦播前土壤蓄水量与籽粒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高于与旗叶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前茬小麦收获后15 d耕作条件下,旗叶脯氨酸含量与旗叶GDH活性相关性较大,籽粒脯氨酸含量与旗叶GS活性相关性较大;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耕作条件下,旗叶脯氨酸含量与籽粒GDH活性相关性较大,而籽粒脯氨酸含量与两种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休闲期耕作有利于蓄水保墒,且欠水年效果较明显,有利于降低花后旗叶脯氨酸含量及灌浆前期籽粒脯氨酸含量,减缓花后小麦干旱胁迫,由于脯氨酸含量与两种氮代谢酶有一定相关性,从而影响籽粒蛋白质积累。休闲期耕作的时间对土壤水分、花后脯氨�
赵红梅高志强孙敏赵维峰李青邓妍杨珍平
关键词: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籽粒蛋白质含量
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下全年覆膜技术对土壤水分、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休闲期深翻下全膜覆盖与生育期覆膜播种对土壤水分、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旨在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覆盖调控技术的蓄水保墒效果,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综合栽培技术提供新途径。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下全膜覆盖较不覆盖可显著提高播前0~280 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越冬期—抽穗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可提高穗数、穗粒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深翻下全膜覆盖配套膜际条播方式较沟播、条播可显著提高越冬期—抽穗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穗数、穗粒数,产量提高57.6%,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总之,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下全年覆膜技术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水和有效利用生育期降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最终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是适合旱地麦田采用的一种蓄水保墒综合栽培技术。
赵红梅杨艳君李洪燕冀瑞萍苏艳玲
关键词:休闲期深翻土壤蓄水量
辐照对低脂Mozzarella干酪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采取0、1、3、5 kGy不同剂量辐照低脂Mozzarella干酪,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对其成熟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低脂Mozzarella干酪成熟过程中脂肪的含量、pH值4.6 SN、12%TCA SN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其它理化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不同成熟期内,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对低脂Mozzarella干酪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不同,辐照对低脂Mozzarella干酪中的酮类、酸类、醇类、酚类、酯类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5kGy辐照后的影响大于其它辐照剂量处理的,对其它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较小,不同辐照剂量与挥发性化合物形成之间没有特定的影响规律。
马玲郝教敏杨华朱迎春杨珍平
关键词:辐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休闲期耕作对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深松对0~300cm土壤蓄水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及其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期耕作均显著提高了小麦蛋白质产量。耕作时间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降雨年型不同而异,欠水年的休闲期耕作均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丰水年在麦收后15d耕作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麦收后45d耕作则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显著提高了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从而改善了品质。此外,丰水年麦收后45d耕作可提高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旗叶和籽粒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降低花后旗叶和籽粒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籽粒蛋白质的累积在麦收后15d耕作条件下与籽粒GDH活性关系密切,而麦收后45d耕作条件下与旗叶GS和GOGAT活性相关性较大。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在不同降雨年型下均可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且欠水年效果较明显;耕作时间对土壤水分、小麦氮代谢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具有较大的调控效应,休闲期雨后耕作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形成,且深翻效果较好。
赵红梅高志强赵维峰邓联峰孙敏邓妍
关键词: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黑麦多酚浸提液体外清除亚硝酸盐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拓宽黑麦深加工,也为研究谷物子实多酚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应,以黑麦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麦多酚乙醇提取液体外清除亚硝酸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麦多酚提取液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2.11μg/m L的黑麦多酚提取液6 m L,在60℃、p H5.0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可达到89.35%。研究结果可为黑麦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试验数据。
郝教敏杨文平李红玉杨珍平马悦杨华朱迎春
关键词:亚硝酸盐清除率
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播种方式对幼苗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休闲期耕作配套不同播种方式对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单株干物质量、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较深翻可提高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且均以全膜覆土穴播显著最高,膜际条播次之。深松配套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宽幅精播较深翻可提高越冬期单株干物质量、根系活力,深松配套条播、宽幅精播、膜际条播较深翻可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深松可显著降低越冬期叶片POD、SOD活性。结果还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可增加越冬期干物质量积累,降低POD、SOD活性。休闲期若采用深松,则配套全膜覆土穴播越冬期根系活力最高,若采用深翻,则配套膜际条播最高。膜际条播可显著增加越冬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见,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全膜覆土穴播可促进冬前干物质量积累,休闲期采用深翻+膜际条播可提高越冬期根系活力,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本研究可以为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配套播种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开辟新途径。
崔凯高志强赵红梅任爱霞李光孙敏杨珍平
关键词: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播种方式
水产调味品鲫鱼汁的研制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调味品在食品质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实验以普通养殖鲫鱼为主要原料,研究水产调味品鲫鱼汁的最佳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最终得到水产调味鲫鱼汁的最佳配方:黄原胶0.04%,鲫鱼汁30%,盐15%,糖5%,谷氨酸钠5%,5′-肌苷酸0.25%,叶黄素0.03%,鱼味香精0.03%,山梨酸钾0.05%,均质压力35MPa。水产调味品鲫鱼汁质地均匀,口感细腻,鱼鲜风味突出,色泽淡黄,气味芬芳,符合人们对于风味和营养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郝教敏姚玉莲
关键词:鱼味香精谷氨酸钠黄原胶叶黄素
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施肥下氮磷对幼苗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不同氮磷配比对冬前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以N、P比为1∶1显著最高,施氮量为225kg.hm-2时,以1∶0.75显著最高。增加施氮量,可增加越冬期幼苗的株高、分蘖数、主茎叶龄、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显著增加N、P比为1∶0.5和1∶0.75条件下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显著降低POD活性,可显著降低N、P比为1∶0.5、1∶0.75条件下SOD活性。结果还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增加施磷量,可增加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量、MDA含量,可降低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为225kg.hm-2时,株高、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MDA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最高,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显著最低。因此,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适当增加施氮量且N、P比为1∶0.75时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增强旱地小麦的抗旱性。本研究可为旱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葛晓敏孙敏赵红梅李光任爱霞高志强杨珍平
关键词:旱地小麦休闲期抗旱性
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覆盖配套不同播种方式对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深施有机肥、覆盖和不覆盖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显著提高越冬期0~60 cm土壤蓄水量,增加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显著降低越冬期幼苗POD,SOD的活性以及幼苗脯氨酸含量,提高越冬期幼苗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还表明,无论覆盖或不覆盖,全膜覆土穴播提高了0~60 cm土壤蓄水量,增加了单株叶面积、分蘖数和干物质量;采用全膜覆土穴播的POD,SOD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提高,且差异与其他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可见,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覆盖配套全膜覆土穴播的栽培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促进旱地小麦生长。
刘庆建高志强赵红梅李光任爱霞孙敏
关键词:旱地小麦休闲期播种方式抗旱性
肥密运筹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重穗型品种040121-135为供试材料,研究氮肥追施时期与群体密度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晋中晚播小麦合理的肥密运筹可以获得8.6t.hm-2的高产;前期重施拔节肥促源,后期重施孕穗肥促库,且有利于提高籽粒品质。合理的群体密度应在450万.hm-2以上。
席晋飞杨珍平张定宇高志强
关键词:群体密度追肥时期籽粒产量籽粒品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