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070Y32R07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海杜颖财卢新然王树洁万秋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电机
  • 1篇调焦机构
  • 1篇动态检测
  • 1篇直流电机
  • 1篇转台
  • 1篇无刷直流电机
  • 1篇相机
  • 1篇空间矢量
  • 1篇光电编码器
  • 1篇滚子
  • 1篇航空相机
  • 1篇编码器
  • 1篇PI控制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汪龙祺
  • 1篇万秋华
  • 1篇王树洁
  • 1篇贾继强
  • 1篇苏东风
  • 1篇卢新然
  • 1篇杜颖财
  • 1篇刘波
  • 1篇于海

传媒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航空相机偏心凸轮调焦机构中的滚子运动轨迹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保证航空相机的成像质量,设计了偏心量为6mm的偏心凸轮调焦机构来补偿环境变化造成的离焦量。为了准确计算调焦量,需要知道滚子位置和编码器的角度反馈值的对应关系。分别针对偏心轮无偏置安装和有偏置安装时滚子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对滚子位置和偏心轮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公式推导。由公式可得无偏置安装时调焦范围为±6 mm,当偏置量为3 mm有偏置安装时调焦范围为±6.197 mm。实验证明滚子位置的实测值和理论推算值是相符的。的分析为偏心凸轮调焦机构的设计以及精确调焦提供了理论基础。
苏东风贾继强刘波汪龙祺
关键词:航空相机调焦机构滚子
光电编码器动态检测转台的空间矢量力矩合成驱动系统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提高光电编码器动态检测技术的稳速精度,设计了基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台驱动系统。分析了动态检测转台工作时速度波动对编码器角度误差的影响;结合空间矢量法建立无刷电机三相绕组的力矩合成模型,使合成力矩在空间内任意位置幅值相同;最后加入PI控制器,并利用DSP+CPLD设计了驱动电路,以保证电机匀速转动,并可模拟编码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转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编码器动态检测转台驱动系统在高、低速转动时都能保持恒定的转矩输出,系统稳速精度高,稳态误差小于±1(°)/s。另外,转台驱动系统转动稳定,有效降低了速度波动对编码器误差检测的影响,满足光电编码器动态检测的要求。
于海万秋华杜颖财王树洁卢新然
关键词:光电编码器无刷直流电机PI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