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610024)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大利杨为中薛明张翔曹滨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活性
  • 4篇生物活性
  • 3篇生物活性玻璃
  • 3篇生物活性玻璃...
  • 3篇细胞
  • 2篇接枝
  • 2篇壳聚糖
  • 2篇改性
  • 2篇表面接枝
  • 2篇APATIT...
  • 2篇WOLLAS...
  • 1篇多孔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循环伏安
  • 1篇循环伏安法
  • 1篇原位
  • 1篇粘附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11篇周大利
  • 7篇杨为中
  • 3篇薛明
  • 3篇张翔
  • 3篇曹滨
  • 2篇汪宏涛
  • 2篇龙沁
  • 2篇李光大
  • 2篇曹巨辉
  • 2篇尹光福
  • 2篇冯丹歌
  • 1篇李绍敏
  • 1篇罗宇智
  • 1篇谭言飞
  • 1篇周加贝
  • 1篇刘松
  • 1篇吴亭熹
  • 1篇陈艳雯
  • 1篇刘丹平
  • 1篇张虎军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Journa...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Fronti...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表面接枝多肽改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 Bioactive Glass-Ceramic,AW)表面引入能够促进细胞粘附的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以提高其生物活性,采用低温等离子法在材料的表面引入活性氨基基团,并通过浸渍法使氨基基团与多肽发生反应。采用XRD、XPS、ATR-FTIR对AW的相组成及表面改性特性进行表征,确认通过低温等离子法在AW表面接上氨基,RGD多肽分子与氨基反应以化学键合的形式接枝到材料表面(RGD-AW),实现了在AW表面接枝生物大分子的改性。将改性前后的材料分别与类成骨细胞(MG63细胞)混合培养并使用荧光显微镜、SEM及MTT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细胞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接枝RGD多肽分子的材料在细胞培养的早期阶段比AW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及铺展。
张翔周大利龙沁周加贝谭言飞柳淑婧
关键词:细胞粘附
磷灰石-硅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灰石-磷灰石(AW)纳米前驱体粉,并结合有机泡沫浸渍工艺、物理包被壳聚糖(CS)法制备AW/CS复合支架材料。以扫描电镜、抗压强度测试仪对支架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把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评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将细胞与支架材料一起构建体外组织工程骨植入兔的骨缺损处,用组织学的方法评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结果表明:复合支架材料具有大孔/微孔结构、孔隙分布均匀和相互贯通的优点,大孔孔径在100~500μm,孔隙率为80%~90%,复合支架材料适宜骨髓基质干细胞(MSC)黏附、增殖和分化,无细胞毒性。细胞复合材料的动物体内研究表明:MSCs与AW/CS复合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骨具有较高的成骨能力和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曹滨周大利肖芸张翔倪建光刘丹平
关键词:壳聚糖骨髓基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
壳聚糖/磷灰石-硅灰石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8
2009年
以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多孔玻璃陶瓷支架材料为基体,采用物理包被法制备了壳聚糖(CS)/AW复合多孔支架材料,通过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强度检测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力学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复合材料与AW多孔支架材料基体相比,仍具有三维贯通且分布均匀的孔隙结构,孔径尺寸约100~500pm,孔隙率为80%左右,且力学性能明显增强,平均抗压强度可达3.11MPa,比多孔AW支架材料基体的平均抗压强度提高了8.3倍。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矿化功能,预示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这种复合材料可望作为人体非承重部位的植入骨修复体和组织工程支架使用。
薛明周大利曹巨辉汪宏涛曹斌
关键词: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生物活性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优良骨修复支架材料,可为种子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细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及变化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考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行为,探讨温度、溶液pH值、质量浓度对谷氨酸吸附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03/09在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材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方法:将片状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浸泡于谷氨酸溶液中,改变谷氨酸溶液质量浓度、pH值、温度等吸附条件。主要观察指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谷氨酸吸附量。结果:①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初次对谷氨酸吸附时,属于Freundlich型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②谷氨酸较适宜的吸附条件为pH3.4或者8,温度为37℃左右。结论: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受溶液pH值、温度、谷氨酸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规律。
冯丹歌周大利龙沁曹滨张翔杨为中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谷氨酸
掺镧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08年
使用溶胶凝胶法和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45-x)CaO-xa_2O_3-4.5MgO-33SiO_2-16P_2O_5-0.5CaF_2(0≤x≤5)(质量分数)体系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氧化镧对材料的晶相组成、力学强度、生物活性、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_2O_3的掺入量x≤5时,提高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力学强度,赋予了材料一定的磁性能,但当掺入量为x=5时,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李光大满毅薛明杨为中吉丽曹滨周大利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磁性生物活性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patite-wollastonite glass ceramic by synthetic coupling agent
2014年
在这研究,离氨酸被介绍进 apatitewollastonite 玻璃的表面陶器(AW-GC ) 走反应在二改进它的 cytocompatibility 过程。第一,离氨酸与 N 连接了 --(aminoethyl )-- 由酰胺组有约束力的共有原子价的 aminopropyl trimethoxy silane (A-1120 ) 。第二, lysine-functionalized A-1120 通过包含一个共有原子价附件的 silanization 反应在 AW-GC 的表面上被扔。FTIR 系列显示离氨酸成功地被使不能调动到 AW-GC 的表面上。表面的 Bioactivity 修改了 AW-GC 被模仿的身体液体(SBF ) 调查,并且在里面 vitro cytocompatibility 被 coculturing 与人的 osteosarcoma 房间 MG63 评估。当 hydroxyapatite 免职的模式被改变时,结果证明在修改材料上形成的 hydroxyapatite 层的过程类似于 AW-GC。MG63 细胞的生长证明与离氨酸修改 AW-GC 表面提高细胞粘附和增长。
Qin LONGDa-Li ZHOUXiang ZHANGJia-Bei ZHOU
关键词:细胞相容性三甲氧基硅烷
含锰锌铁氧体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GC)中掺杂锰锌铁氧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并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其磁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掺杂工艺制备的材料的主晶相均为硅灰石、磷灰石、氟磷灰石和分子式为Zn_(0.75)Mn_(0.75)Fe_(1.5)O_4的锰锌铁氧体.在充磁至7.96×10~5A·m^(-1)时,各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相差不大,在5.4~5.9A·m^2·kg^(-1)之间.材料的生物活性与烧结前和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复合的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有关,A-WGC原料的反应活性越低,材料的生物活性越好.比较各材料,采用将A-WGC前驱体高温煅烧后再与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固相混合的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李光大周大利冯丹歌毛茂郭筵李绍敏
关键词:锰锌铁氧体生物活性
双相磷酸钙/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双相磷酸钙生物陶瓷与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适宜孔隙结构的双相磷酸钙具有骨诱导性能,故与目前广泛报道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相比,可望成为一类有前途的骨缺损修复材料。目的:制备双相磷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内及体外评价。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观察,生物相容性实验,于2008-03/12在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完成,部分检测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完成。材料:以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双相磷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方法:以肌内植入实验、致敏实验、皮肤刺激实验、急性毒性实验、短期毒性实验验证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主要观察指标:复合材料孔隙结构及抗压强度、肌内植入组织学切片观察、急性毒性及短期全身毒性评级、致敏实验分级、皮肤刺激计分。结果:双相磷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无急性毒性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无短期全身毒性。复合材料孔径为200~400μm且相互贯通,具有适宜的孔隙结构及力学强度。结论:双相磷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吴亭熹杨为中李亚东张虎军陈林红周大利尹光福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聚乳酸复合材料
磷灰石-硅灰石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与晶相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灰石-硅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纳米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热处理后,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成型,烧结制备了多孔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图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AW前驱体粉末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煅烧过程中的晶相转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制备纳米级AW前驱体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推测出微晶玻璃体中各晶相的析出温度,确定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AW玻璃陶瓷的煅烧工艺,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的矿化功能和生物活性。
薛明周大利曹巨辉汪宏涛杨为中
关键词:晶相结构生物活性
溶胶凝胶-原位碳化法制备纳米碳化钨及Pt/WC复合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以酚醛树脂(PF)作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原位碳化法合成纳米碳化钨(WC),并以硼氢化钾(KBH4)还原氯铂酸(H2PtCl6?6H2O)制得了Pt/WC复合催化材料。系统研究了碳化温度、碳化时间及PF的加入量等因素对试样物相组成的影响,并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Pt/WC的电化学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纳米WC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碳化温度900℃,碳化时间1 h,W和PF的质量比1∶0.2;合成出纯相的WC,其颗粒形貌近似球形,颗粒径为30~80 nm;Pt/WC的电化学表面积(ESA)较传统的Pt/C催化剂有较大的提高,质量分数为2.5%的Pt/WC在氢气氧化的电流密度为37.7 mA/cm2。
熊仁金周大利胡驰杨为中罗宇智何宇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碳化钨循环伏安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