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JJY3078)
-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从师柳厚祥蔡小林李宁余志江更多>>
-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公路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8
- 2005年
- 柳厚祥廖雪吴从师刘世武
- 关键词:公路工程抗震
- 小间距浅埋隧道的支护设计探讨被引量:29
- 2005年
- 利用奥地利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FINAL计算结果比较研究认为,在新奥法施工的小间距平行土质浅埋隧道中,对于中间岩柱的支护与设计,只要衬砌受力在合理范围内,不需要特别考虑中间岩柱的稳定性,而对其加设锚杆或者其他支护辅助手段,隧道之间的间距可以达到1.0 m,甚至更少。列举了慕尼黑地铁隧道对这一结果的成功应用。对于近距离双孔平行隧道,两隧道相互之间的影响,不仅与围岩类别、隧道间距、开挖和支护方式有关,而且不同的开挖顺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先修建好一孔隧道,再修建另一孔隧道,第二孔隧道的修建会对第一孔隧道,特别是相近一侧有较大的影响,仰拱处容易出现拉应力;如果两孔隧道同时交替掘进,则隧道相互影响较大,第一孔隧道的底部和第二孔隧道的拱部,容易出现拉应力,总体衬砌受力比第一种开挖支护方式要小。两种开挖支护方式中,中间岩柱两侧土体和衬砌均处于受压状态。慕尼黑地铁U6段相距0.8 m,两隧道的成功修建和运营,是对本文结论的成功验证。
- 蔡小林吴从师Swoboda G
- 关键词:隧道工程小间距隧道浅埋隧道隧道支护隧道开挖
- 高尾矿坝的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基于目前尾矿坝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为研究高尾矿坝的动力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系统地提出了高尾矿坝的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工程地质勘察、静动力试验和静力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不排水有效应力和排水有效应力法两种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尾矿坝在地震过程中和地震后的孔隙水压力的产生、扩散和消散规律及其加速度、动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响应值。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内应力均为压应力,其应力水平均小于1.0,安全系数均大于1.0,坝体内每个单元的抗液化安全系数大于1.5。同时,坝体的抗震性能和抗液化能力明显增强,坝顶部液化区的范围和深度大大地减小。
- 柳厚祥廖雪李宁余志江潘旭东
- 关键词:尾矿坝地震反应分析有效应力抗液化孔隙水压消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