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BJYB38)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曹琳李鲁明王光明李瑞林王爱蓉更多>>
相关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系统
  • 1篇血液系统疾病
  • 1篇养正消积胶囊
  • 1篇真菌感染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真菌
  • 1篇侵袭性真菌感...
  • 1篇肿瘤
  • 1篇晚期
  • 1篇晚期消化道恶...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恶性肿...
  • 1篇化道
  • 1篇胶囊
  • 1篇恶性
  • 1篇恶性肿瘤
  • 1篇恩度
  • 1篇恩度联合
  • 1篇CD4^+/...
  • 1篇并发

机构

  • 2篇威海市立医院

作者

  • 1篇于海英
  • 1篇高绍荣
  • 1篇王晓毅
  • 1篇邓秀芝
  • 1篇徐红燕
  • 1篇王爱蓉
  • 1篇李瑞林
  • 1篇王光明
  • 1篇李鲁明
  • 1篇曹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液系统疾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便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8例血液系统疾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共培养出真菌10株,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48例IFI病例中肺部感染40例,CT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以双肺受累、结节影、团块状高密度影多见;中性粒细胞缺乏、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血液系统疾病基础状态是IFI的危险因素;48例患者中治愈27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77.1%;死亡7例,病死率14.6%,抗真菌治疗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液系统疾病并发IFI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感染部位以肺部多见,高分辨率CT能检测到早期典型的病灶,IFI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及时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邓秀芝于海英王晓毅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前4个周期均采用恩度联合XELOX方案治疗,后4个周期,对照组采用恩度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组采用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两组均继续治疗4周期。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的亚群(CD4^+、CD8^+、CD4^+/CD8^+)的比例,及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卡式评分(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无进展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及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CD4^+及CD4^+/CD8^+均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SP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其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0.5年和1年PFS率J及OS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徐红燕曹琳高绍荣李瑞林王爱蓉李鲁明王光明
关键词:恩度养正消积胶囊CD4^+/CD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