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BS99425)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马海龙陈云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原位试验
  • 3篇水泥土
  • 3篇水泥土桩
  • 3篇土桩
  • 1篇地基
  • 1篇应力
  • 1篇应力集中
  • 1篇应力集中系数
  • 1篇原位
  • 1篇载力
  • 1篇水泥土桩复合...
  • 1篇土力学
  • 1篇土应力
  • 1篇土应力比
  • 1篇群桩
  • 1篇桩土
  • 1篇桩土应力
  • 1篇桩土应力比
  • 1篇力特性
  • 1篇荷载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马海龙
  • 2篇陈云敏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及变形的原位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获得桩长、置换率等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及变形的定量影响,在5组4桩群桩和5组9桩群桩复合地基的桩体内埋设应变计,在桩间土体内埋设深层沉降标,实测到4桩群桩和9桩群桩复合地基中桩体轴力分布、桩侧摩阻力分布和桩间土变形分布。发现置换率相同时,承台板宽度大,水泥土桩的荷载临界深度也大,桩侧摩阻力分布深度下移。承台板宽从1.0m增加到1.5m时,荷载临界深度由14倍桩长增加到18倍桩长。变形影响深度约为承台板宽度的(1.8~2.5)倍。最大摩阻力出现在承台下1.5m处,该处的竖向偏应力最大,桩体容易在这里破坏。增加桩长能有效减少沉降。荷载水平达到70%以后,变形影响深度下移不再明显。
马海龙
关键词:水泥土桩原位试验荷载传递荷载水平
水泥土桩桩土应力分担及曲线形式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在单桩、四桩、九桩承台下的桩周土和桩顶埋设土压力盒,获得系统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等原位试验数据。利用这些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条件下水泥土桩桩土应力比的分布形式,同时分析桩长、桩间距、桩数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按照Mindlin应力解及分层总和法,取用试验条件下的参数,获得计算桩土应力比。发现试验与计算桩土应力比分布形式相似,桩土应力比曲线由两段构成,即荷载水平较小时的下降段及荷载水平较大时的水平段。水平段的桩土应力比试验值为4.0~7.0,为设计用桩土应力比取为常量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实测和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面积置换率的减小,桩体效应变的明显,桩顶应力集中系数增大,桩间土体应力减小系数也增大。实测应力集中系数变化幅度为2.00~3.25,应力减小系数变化幅度为0.35~0.70;计算应力集中系数为2.40~4.50,应力减小系数为0.40~0.55。
马海龙陈云敏
关键词:土力学水泥土桩桩土应力比原位试验应力集中系数
水泥土群桩承载力特性的原位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通过现场足尺试验,研究了软土中水泥土群桩的承载力特性.利用埋设的土压力盒等测试元件,针对单桩、四桩、九桩复合地基情况,分别测试了承台土反力、桩身轴力及复合地基变形等参数.从影响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三大控制要素着手,根据系统的原位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桩长、桩间距、桩数等对水泥土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发挥承载力的临界桩长为12倍桩直径,增大置换率能显著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约为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80%.
马海龙陈云敏
关键词:水泥土桩原位试验承载力特性群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