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1012)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秀娟张鹏林余淑荣史鉴封小鹏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自蔓延
  • 4篇自蔓延高温合...
  • 3篇正极
  • 3篇正极材料
  • 3篇燃烧合成
  • 3篇Β-FESI...
  • 2篇电化学
  • 2篇热压
  • 2篇相转变
  • 2篇
  • 2篇FESI
  • 2篇LICOO2
  • 2篇掺杂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声发射检测
  • 1篇陶瓷
  • 1篇陶瓷材料
  • 1篇热爆
  • 1篇热分析

机构

  • 10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9篇陈秀娟
  • 5篇张鹏林
  • 2篇余淑荣
  • 1篇高恒蛟
  • 1篇高君玲
  • 1篇封小鹏
  • 1篇马彦红
  • 1篇史鉴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粉末冶金工业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P神经网络在风电塔筒裂纹AE源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对在役风电塔筒进行实时监测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在役风电塔筒的在线监测和塔筒裂纹源的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声发射检测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定位方法,研究声发射传感器分布对智能定位输出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风电塔筒裂纹声发射源的定位问题,为在役风电塔筒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在线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对于焊接结构对称且具有多条环焊缝的风电塔筒,声发射传感器的分布位置应避开塔筒构件的对称位置,以此提高智能定位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为在役风电塔筒检测时声发射传感器的合理、有效布置提供参考。
张鹏林常海杨杰刘志涛
关键词:声发射检测神经网络
热压工艺对铁硅间化合物相转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燃烧合成-热压工艺制备热电材料β-FeSi2,研究了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铁硅间化合物相变的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合成的铁硅间化合物的相组成及其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当铁硅原子比Fe∶Si为1∶3,添加0.50 at%的Cu时,燃烧合成的产物主要为α-Fe2Si5和Si。热压温度为760℃时α-Fe2Si5完全转变为β-FeSi2,且压力的升高有助于β-FeSi2生成和产物致密度的提高。α-Fe2Si5分解发生共析反应时,部分Si固溶于β-FeSi2内形成了β-FeSi2合金。另一部分Si微粒粘附于β-FeSi2颗粒上,Si在β相的弥散分布可提高热电优值。
高君玲陈秀娟赵文军张鹏林余淑荣
关键词:Β-FESI2热压相转变微观结构
自蔓延-热处理工艺制备层状正极材料LiCoO_2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自蔓延-热处理工艺制备层状正极材料LiCoO2,研究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及Li/Co摩尔比对合成产物中LiCoO2的纯度、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及其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LiCo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Li)/n(Co)=1.03∶1、n(NH4NO3)/n(Co)=4∶3、n(C6H12N4)/n(Co)=4∶3、热处理温度800℃、热处理时间1.5h,所得产物中LiCoO2相纯度高达99.25%,且晶体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
马晓杰陈秀娟孙冰雪
关键词:正极材料自蔓延高温合成LICOO2
自蔓延高温合成正极材料LiCoO_2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备层状正极材料LiCoO_2,研究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及Li/Co物质的量比对合成产物中LiCoO_2的纯度、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及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制备LiCoO_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Li/Co物质的量比1.000∶1.000、C6H12N4/Co物质的量比1.0∶3.0、热处理温度800℃、热处理时间1.5h,所得产物中LiCoO_2相纯度接近100%,且晶体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
孙冰雪陈秀娟马晓杰
关键词:正极材料自蔓延高温合成LICOO2
燃烧合成LiFe1-xMnxPO4正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以MnCO3为Mn源,采用热爆工艺合成LiFePO4,研究不同添加量的MnCO3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量x=0.05时LiFe0.95Mn0.05PO4衍射峰峰强和半高宽为最佳;SEM测试显示,掺杂产物的颗粒分散最好,颗粒均匀;掺杂产物在0.1 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4.9 mAh/g和138.5 mAh/g,较纯LiFePO4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有较大提高;在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86.45%,在0.2 C、0.5 C和1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9 mAh/g、109.4 m Ah/g和86.9 mAh/g。
李航陈秀娟张鹏林
关键词:热爆掺杂电化学
自蔓延高温合成Ti_3AlC_2陶瓷材料被引量:2
2011年
以Ti、Al、C、TiC粉末为原料,研究掺杂Si及Al含量对自蔓延高温合成Ti3AlC2的影响,合成材料的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n(Ti):n(Al):n(C):n(TiC):n(Si)=2:1.2:1:0.9:0.1的原始混合粉末,经50 MPa压力压制的压坯在空气中自蔓延高温合成后,可获得高纯度的Ti3AlC2陶瓷材料,并且添加的Si均匀的固溶在基体中。合成的产物为片层状组织并存在极少的颗粒结构,片层状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0μm左右。掺加硅时,适当增加Al含量有助于Ti3AlC2的生成。通过K-值法估算Ti3AlC2的纯度,在n(Ti):n(Al):n(C):n(TiC):n(Si)=2:1.2:1:0.9:0.1体系中,得到的Ti3AlC2陶瓷材料纯度高达97.75%。
封小鹏陈秀娟张鹏林史鉴高恒蛟高君玲
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TI3ALC2差热分析SI
热处理工艺对铁硅化合物相转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铁硅化合物相转变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热处理试验总结铁硅化合物的相变规律,得出了制备β-FeSi2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掺杂Cu的燃烧合成产物经过热处理可显著增强β-FeSi2相,减少了α-Fe2Si5相;当铁硅原子比x(Fe)∶x(Si)=1∶3,热处理条件为800℃、2h时完全消除了α-Fe2Si5相,β-FeSi2相峰值最强,产物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大尺寸颗粒消失,内部组织比较均匀。
陈秀娟高恒蛟封小鹏高君玲
关键词:工艺参数Β-FESI2
自蔓延燃烧合成纳米正极材料LiFePO4
2018年
通过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纳米正极材料LiFePO4,并研究了其合成反应机理。XRD及SEM的分析结果表明:自蔓延燃烧合成的LiFePO4呈类球形分布,结晶度较高,具有橄榄石结构,粒径分布在50-100nm之间;当C6H(12)N4添加量为30%、球料比为0.5∶1时,所合成的LiFePO4在电流密度0.1C下,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是109.3mA·h·g^-1,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7%。燃烧波淬熄实验表明,LiFePO4的合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反应阶段:球磨后的磷铁锰矿型Fe3(PO4)2向磷钙铁锰矿型Fe3(PO4)2晶型转变,之后磷钙铁锰矿型Fe3(PO4)2、Li2CO3经碳热还原反应生成LiFePO4。
李航陈秀娟张鹏林
关键词:自蔓延LIFEPO4电化学
Co掺杂对自蔓延-热处理制备β-FeSi_(2)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自蔓延-热处理工艺制备Co掺杂热电材料β-FeSi_2,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Co含量对自蔓延高温合成产物及其热处理后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测试了产物的电阻率。结果表明,掺杂Co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球状共晶产物的相组成没有影响;对合成产物进一步热处理后,随着Co掺量的增加,样品中β-FeSi_2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但当Co添加量为0.08%时,有CoSi_2生成;对比掺杂与未掺杂Co试样的电阻率,发现前者电阻率有显著的降低,随着Co掺量的增加,在相同温度下,样品的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且Co添加量为0.05%时,样品纯度最高,电阻率最低。
马彦红陈秀娟张鹏林
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CO掺杂
元素掺杂对合成β-FeSi_2的影响
2013年
采用燃烧合成热压工艺制备热电材料β-FeSi2,研究Cu、Al元素含量对合成β-FeSi2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合成的铁硅化合物的相组成及其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在共析反应α→β+Si生成β-FeSi2的过程中,随Cu含量增加,反应速度提高。当掺入原子分数为0.8%的Cu时,α相完全转变为β相;铝的掺入可以提高原始粉料利用率,且铝对α-Fe2Si5向β-FeSi2转变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为了避免铝的过多掺入,在掺入2%Al的同时掺入0.2%Cu,α-Fe2Si5完全转变为β-FeSi2,β相的峰值达到最高。热压烧结试样的断口形貌显示:α-Fe2Si5在共析反应中生成了尺寸均匀的β-FeSi2小颗粒,Si单质弥散分布于其周围,整个产物呈疏松多孔状。
高君玲陈秀娟赵文军张鹏林余淑荣
关键词:Β-FESI2燃烧合成热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