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7CA-007)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立刘静冉江华陈娟李铸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LEWIS大...
  • 1篇移植术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肝移植
  • 1篇原位肝移植术
  • 1篇脂质体
  • 1篇脂质体介导
  • 1篇质粒
  • 1篇质粒转染
  • 1篇他克莫司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转染
  • 1篇细胞
  • 1篇卵圆细胞
  • 1篇介导
  • 1篇急性排斥
  • 1篇急性排斥反应
  • 1篇肝卵圆细胞
  • 1篇肝移植

机构

  • 2篇昆明市第一人...
  • 2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2篇张升宁
  • 2篇李来邦
  • 2篇刘滇生
  • 2篇李铸
  • 2篇陈娟
  • 2篇冉江华
  • 2篇刘静
  • 2篇李立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技术改良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背景:国际上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动物模型是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国际上公认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鼠种配对方式为DA至Lewis大鼠、DA至BN大鼠及BN至Lewis大鼠,但由于鼠种缺乏和操作技术有待成熟的原因,国内较少引用以上鼠种配对方式进行该模型的建立。目的:课题组在大量SD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训练的基础上,采用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摸索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建立技巧和经验。方法:通过改良二袖套法,以雄性DA大鼠为供体,雄性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60只,受体大鼠术前1d和术后1周内饲喂治疗剂量的他克莫司,1周后半量递减并停药,记录移植手术时间,观察受体大鼠的术后生存状况、手术成功率及生存期,分别于术后7,14,21,28d处死受体大鼠,获取肝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大体和镜下的病理学变化,进行急性排斥反应评分。结果与结论:供肝冷缺血时间30~60min,供体手术时间(18.5±4.0)min,供肝修整时间(7±3)min,受体手术时间(35.0±7.3)min,无肝期为(13.0±3.0)min,手术成功率为98%,1周存活率为91.6%。术后2周随着他克莫司撤药,受体大鼠迅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14~28d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20.85±0.71)d,中位生存时间为21d。实验建立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需要以大量SD大鼠肝移植训练为基础进行,通过对二袖套法技术的改良和围手术期短期应用他克莫司有助于该模型的稳定建立。
李铸李立冉江华张升宁刘静刘滇生李来邦陈娟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他克莫司
脂质体介导pBLAST2-hHGF质粒转染Lewis大鼠肝卵圆细胞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在体外将外源基因导入肝细胞相当困难,而利用肝脏干细胞导入外源性基因较为容易。目前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建立已较为成熟,但作为原代细胞,肝卵圆细胞的稳定培养和传代是较为困难的。目的:建立pBLAST2-hHGF质粒稳定转染大鼠肝卵圆细胞的细胞株,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稳定培养的第4代雄性Lewis大鼠肝卵圆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DNA转染的方法将pBLAST2-hHGF质粒转染到肝卵圆细胞,然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细胞转染后的增殖分化能力,确定转染细胞的稳定培养条件,使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转染细胞hH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第4代以脂质体介导成功转染pBLAST2-hHGF质粒的肝卵圆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剂量和种类细胞因子的条件下转染细胞可稳定传代14代,其形态与未转染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但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快于未转染细胞,去除培养液中的生长因子后pBLAST2-Hhgf/肝卵圆细胞迅速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有hHG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hHGF蛋白含量高。结果提示,使用脂质体介导pBLAST2-hHGF质粒转染肝卵圆细胞方法可靠,转染细胞稳定培养并传代次数长于肝卵圆细胞,转染细胞具备分泌hHGF的能力,可用于后续研究。
李铸李立冉江华张升宁刘静刘滇生李来邦陈娟
关键词:肝卵圆细胞质粒转染脂质体传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