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11MA042)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青松王志伟周晶晶管叶明王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解放军105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导睡眠呼吸检测仪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效果及应用。方法:对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234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观察组在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监测结果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监测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0,x2=3.020,x2=3.906;P<0.05)。结论: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监测的成功率及准确性,有利于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
- 王志伟周晶晶管叶明汪青松
- 关键词:护理干预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抑郁及心理渴求症状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的抑郁及心理渴求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西酞普兰治疗组41例;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组42例,治疗前两组罪犯的年龄、刑期及BDI-13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除戒毒用药美沙酮及丁丙诺啡外,两组分别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13)及及心理渴求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疗效。结果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组治疗后2、4、6周末BDI-13评分及减分率较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6.12、7.15;t=3.56、4.59、6.21,P<0.05);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组治疗后14、28、35、42 d末心理渴求评分明显减少较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12、3.21、2.56,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可有效地减轻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期及脱毒后的抑郁及心理渴求症状。
- 王强汪青松吴庆张园园
- 关键词:神经心理学神经生长因子西酞普兰海洛因依赖者抑郁
- 人脐血干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疗效以及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LudmilaBelayev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梗塞模型,33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理盐水组、依达拉奉组和移植组。分别在造模1 d后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依达拉奉和脐血干细胞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前3组血清NGF(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40 d,依达拉奉组和脐血干细胞组血清NGF(OD值)水平下降较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的7、14、21、28、40 d,脐血干细胞组血清NGF(OD值)水平明显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与此同时,造模前3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分,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依达拉奉组和脐血干细胞组较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依达拉奉组和脐血干细胞组比较,治疗后的第3、5、7 d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第14、21、28、40天,脐血干细胞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实验提示经静脉移植的脐血干细胞可迁移至大鼠局灶缺血侧脑组织,提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并显著改善大鼠神经系统功能。
- 王强汪青松张云静项倩彤刘学春黄海丽
- 关键词:脑缺血脐血干细胞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