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4C417)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肖辉海刘俊飞贺安娜王文龙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与内源激素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以水稻品种‘长选3S’为研究对象,以‘培矮64S’为对照,检测幼穗不同发育时期水稻穗颈节间中GA1、IAA、Z、ZR和ABA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从二核期至始花后第3天,‘长选3S’穗颈节间中的GA1和IAA含量先升后降,三核期出现峰值,‘长选3S’穗颈节间中的GA1和IAA含量分别比‘培矮64S’高6.5~10.6倍和9.5~26.9倍。在二核期和三核期,‘长选3S’穗颈节间中GA1/ABA和IAA/ABA比值比‘培矮64S’高,其(Z+ZR)/ABA比值稍高,而Z+ZR和ABA含量均比其低。这些结果表明水稻长穗颈基因还可能是通过调节激素之间平衡而控制水稻的茎伸长生长的。
- 肖辉海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水稻长穗颈节间伸长内源植物激素
- 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的SSH特异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长选3S’是由‘培矮64S’通过辐射诱变选育出的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以‘长选3S’二核花粉期穗颈节间作为目标群体,‘培矮64S’二核花粉期穗颈节间作为对照群体,进行抑制差减杂交,用经过‘培矮64S’cDNA差减的‘长选3S’cDNA构建了一个含有大约130个独立克隆的差减文库;采用差减前的‘培矮64S’cDNA和‘长选3S’cDNA以及正向/反向差减杂交后的cDNA为模板标记探针,对随机挑取的96个重组质粒进行差示筛选,获得了20个阳性候选克隆。从这些阳性候选克隆中随机挑取了8个进行Northern blot分析,证实其中1个候选克隆代表了在‘长选3S’穗颈节间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与信号传导有关。这一在‘长选3S’穗颈节间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穗颈节间伸长的分子机制,并为水稻不育系的遗传改良提供有用的素材。
- 肖辉海贺安娜刘俊飞
- 关键词:抑制差减杂交温敏核不育水稻CDNA文库特异表达
- 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及其亲本培矮64S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长选3S穗颈伸长的影响。人工24℃条件下,在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前第4天和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但从始花前第4天至始花当天,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日均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敏感期分别进行22℃、24℃、26℃和28℃4种人工温度处理,28℃条件下穗颈节间伸长受阻,出现包颈现象;22~26℃条件下穗颈伸出长度都为正值,不包颈,且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对穗颈节间细胞数目和细胞长度的比较分析表明,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期节间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为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穗颈节间最内和最外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平均长度下降。
- 肖辉海王文龙
- 关键词:水稻长穗颈基因温度
- 温度对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穗颈伸出长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以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sativaL)长选3S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伸出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24℃条件下,在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前第4天和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两者节间日均伸长长度基本一致,但从始花前第4天至始花当天,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日均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敏感期分别进行22、24、26、28℃4种人工温度处理,28℃条件下穗颈节间伸长受阻,出现包颈现象;26~22℃条件下穗颈伸出长度都为正值,不包颈,但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通过对穗颈节间细胞数目和细胞长度的比较分析表明,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穗颈节间最内和最外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平均长度变短。
- 肖辉海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水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