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ZX005)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邢玉瑞张景明陈震霖牛溪苑乔文彪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易相通的五个层次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医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是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不同者在于《周易》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机制及其规律,而中医学则主要围绕人体生命的发生形成过程、机制及其规律展开。具体看,医易相通体现在三才合一、太极元气、两仪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六气等五个宇宙演化哲学观层次上。
- 谭春雨乔文彪
- 关键词:周易中医八卦太极阴阳六气
- 五行模式对中医情志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
- 五行模式是中医情志理论中最重要的模式,贯穿于中医情志理论的建构以及研究之中,该模式一方面促进了理论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又会使所建构的理论僵化,脱离临床实际,从而限制理论的发展。同时,模式推演的结论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且情志本...
- 邢玉瑞苗彦霞
- 关键词:情志理论
- 文献传递
- 中医学“天人关系”探析被引量:9
- 2013年
- "天人关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以"气"为中介,人与自然息息相应,共同遵循阴阳五行运动变化之"道";以"顺应自然"为准绳,构建"天人相应"的健康观;以"违逆自然"为尺度,形成"天人失谐"的病理观;以"平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原则,建立"天人和调"的防治观。
- 张景明陈震霖
- 关键词:天人关系生理病理
- 皇甫谧天人相应思想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的编撰中,以天人相应思想为指导,论述生理天人相参,认为人体脏腑经脉气血阴阳与自然界息息相应,倡相顺而治;缕析病理天人相应,认为季节、晨昏变化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曰相逆而乱;指导诊疗,顺天之时,按季取穴、择时用针,而病可期,从而构建了独特的针灸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系统探讨。
- 田丙坤邢玉瑞
- 关键词: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天人相应观
- 五行模式对中医情志理论建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五行模式是中医情志理论中最重要的模式,贯穿于中医情志理论的建构及研究之中。该模式一方面促进了理论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又会使所建构的理论僵化,脱离临床实际,从而限制理论的发展。同时模式推演的结论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且情志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其不可能形成一种情志对应于单一一脏的模式。因此,在中医情志理论的构建及研究中,对五行模式的应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 邢玉瑞
- 关键词:情志理论
- 《内经》脉时关系模式建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内经》在天人合一观指导下所建构的脉时关系模式,大致可总结为阴阳脉时关系、五行脉时关系、三阴三阳脉时关系3种,其中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五行脉时关系模式,而三阴,三阳脉时关系模式后世则很少提及。基于人与天地相参的理念,《内经》诊脉十分重视对脉时关系的把握。
- 邢玉瑞
- 关键词:天人合一
- 寸口脉脏腑配位推演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寸口脉脏腑配位的创立是在天、地、人三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脏腑在人体所在位置及寸口诊脉部位的上下对应原则,结合部位阴阳属性的划分及同气相求的归类方法,推演而形成的诊察脏腑病证的诊断方法。该诊脉方法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模式推演,其实践基础尚待进一步考证。研究寸口脉脏腑配位的推演方法,不仅对于中医临床诊断,而且对于脉诊的客观化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邢玉瑞牛溪苑
- 关键词:寸口脉诊
- 数字“七”与中医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七"可谓是世界性的神秘数,其形成的渊源虽有地域性差异,但主要与人类对于宇宙空间、天体运行规律以及人体生命节律的认识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原始时代时、空、数一体的整体思维特征。其与中医学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七数分类模式与以"七"为基数的周期节律两个方面,在对神秘数字"七"与中医学关系的认识时,须持十分审慎的态度,理清模式推演与实践经验的主次、因果关系。
- 邢玉瑞苗彦霞
- 关键词: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