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QNB12)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肖雷姚菁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褐煤的分级萃取及生物解聚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依次采用去离子水、碱液、正己烷、二氯甲烷、苯和乙醇共沸物和丙酮萃取褐煤样品,得到组分F1~F6,对每个组分进行GC/MS分析,比较各组分结构的差异;利用白腐菌在相同条件下对每种组分进行生物解聚,得到解聚效果最显著的组分,并对此组分在降解前后作红外光谱分析,比较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碱液对褐煤的萃取率最高,为30.5%;各组分主要由烷烃、芳香族物质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组成;碱液分离得到的组分(F2)的生物降解率最高,可达35.59%;生物解聚后芳香族化合物上的一些侧链基团减少甚至消失,且氧的特征峰也随之减少.
- 姚菁华肖雷纪洪敏
- 关键词:褐煤GCMS红外光谱分析
- 褐煤氧化前后的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褐煤由于热值低、热稳定性差等性质,一直以来被视为劣质燃料,近年来褐煤的生物转化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褐煤化学结构复杂,微生物直接利用效率低,研究者们运用了多种氧化方法改善褐煤的结构,以期提高微生物对煤的作用。本文即分别采用NaClO、HNO_3和H_2O_2溶液氧化及微波4种方法处理褐煤,利用白腐菌在相同条件下对氧化处理后的褐煤进行生物液化,通过液化效果确定:HNO_3氧化是最优的处理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氧化处理前后褐煤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NO_3氧化破坏了部分芳环结构,以及氧化了大量酮基、碳氧键等含氧官能团,使褐煤的结构复杂度降低、氧化程度增高,从而易于被微生物所降解。
- 俞乔尼张越杨帆赵尚明肖雷姚菁华崔卓异
- 关键词:褐煤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