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1403110002)

作品数:18 被引量:187H指数:8
相关作者:董宽虎董洁高洪文夏方山董秋丽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羊草
  • 9篇白羊草
  • 6篇胁迫
  • 4篇盐碱
  • 3篇盐碱胁迫
  • 3篇菊芋
  • 3篇碱胁迫
  • 3篇草地
  • 2篇性状
  • 2篇盐碱化草地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种子
  • 2篇苗期
  • 2篇耐盐
  • 2篇苦马豆
  • 2篇碱化草地
  • 2篇脯氨酸
  • 2篇脯氨酸代谢
  • 2篇氨酸

机构

  • 18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市科学技...

作者

  • 18篇董宽虎
  • 5篇董洁
  • 4篇高洪文
  • 4篇董秋丽
  • 4篇夏方山
  • 3篇王保平
  • 3篇王若梦
  • 3篇李钰莹
  • 3篇董晓燕
  • 2篇杨静芳
  • 2篇武路广
  • 2篇霍梅俊
  • 2篇方志红
  • 1篇李春艳
  • 1篇许庆方
  • 1篇王永新
  • 1篇王运琦
  • 1篇高文俊
  • 1篇李晨
  • 1篇王学敏

传媒

  • 9篇草地学报
  • 3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碱草地不同改良措施对沙打旺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对盐碱草地分别以农家肥、农家肥+磷肥、糠醛渣和醋糟处理后种植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进行改良,测定其不同生育时期的氮代谢指标,以探讨盐碱地生物改良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措施下,不同生育时期沙打旺叶片各氮代谢关键指标差异显著(P<0.05),其大小顺序为现蕾期>开花期>返青期>结实期。相同生育时期不同改良措施下沙打旺叶片氮代谢关键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大小顺序为醋糟>糠醛渣>农家肥+磷肥>农家肥>对照。不同改良措施下,沙打旺在现蕾期氮代谢最旺盛,而结实期代谢最缓慢;醋糟、糠醛渣、农家肥+磷肥及农家肥改良盐碱地均可提高沙打旺的氮代谢。
王永新夏方山董秋丽董宽虎赵祥高文俊
关键词:沙打旺氮代谢盐碱地生物改良
山西白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33个白羊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白羊草种质间遗传变异较稳定,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9条带,多态性比率(P)为52.23%;通过PopGen 32软件计算出:等位基因数(Na)为1.5253±0.501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941±0.3665,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723±0.1983,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2590±0.2841;通过NTSYSpc 1.20c软件计算出33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8188~0.9801,遗传距离(GD)为0.0200~0.1988.结果表明,33份种质材料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自然条件下白羊草进行无融合生殖可能是导致白羊草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李钰莹董宽虎
关键词:白羊草ISSR无融合生殖
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为试验材料,通过8个不同浓度(0(CK),80,160,240,320,400,480和560mmol.L-1)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Pro)含量及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进行测定,探讨苦马豆对NaCl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脯氨酸代谢与其耐盐性的关系,以期揭示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耐盐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苦马豆植株根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苦马豆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0.05),在400mmol.L-1 NaCl胁迫时,脯氨酸代谢最为旺盛;400mmol.L-1 NaCl浓度为苦马豆耐盐阈值。随NaCl浓度的不断升高,苦马豆苗期脯氨酸合成由以鸟氨酸途径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谷氨酸途径为主,鸟氨酸途径为辅的协同合成。
王若梦董宽虎
关键词:苦马豆脯氨酸代谢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
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3
2013年
为了探讨盐碱胁迫对中苜一号苜蓿(Medicago sativa‘Zhongmu No.1')耐盐性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_2SO_4(0,50,100,150,200和250 mmol·L^(-1))以及NaHCO_3和Na_2CO_3(0,30,60,90,120和150 mmol·L^(-1))对中苜一号苜蓿进行胁迫,测定其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中性盐胁迫对苜蓿幼苗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随着碱性盐浓度的升高,中苜一号苜蓿的存活率逐渐降低;随着盐浓度增加,苜蓿幼苗的株高下降,而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升高的变化趋势,并且碱性盐胁迫下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中性盐胁迫,其作用顺序依次为:Na_2CO_3>NaHCO_3>NaCl_2>Na_2SO_4。
王保平董晓燕董宽虎
关键词:中性盐生理特性
白羊草NAC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他植物NAC转录因子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中获得了全长cDNA,命名为BiNAC。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为1549bp,开放阅读框1125bp,编码374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NAC类蛋白的结构特征。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ATAF亚族,与高粱(Sorghum bi-color)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4%。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BiNAC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少,并且受NaCl胁迫表达上调。同时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iNAC-GUS,为进一步开展NAC基因的功能研究创造了条件。
方志红王学敏李俊董洁高洪文董宽虎
关键词:白羊草NAC转录因子基因序列
外源植物激素对NaCl胁迫下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以苦马豆为实验材料,在8种不同浓度NaCl(0,80,160,240,320,400,480和560mmol/L)胁迫下,分别向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和脱落酸(ABA),通过2周的胁迫生长后,对其根冠比、脯氨酸以及脯氨酸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进行外源植物激素对苦马豆耐盐性影响的研究,为进一步培育耐盐牧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外源植物激素可以提高苦马豆的抗盐性,且根系中酶活性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大于叶片。植物激素6-BA比ABA的作用更为显著。外源植物激素使苦马豆幼苗中脯氨酸不再是抗逆性的主要检测指标。
王若梦董宽虎李钰莹李晨杨静芳
关键词:苦马豆植物激素脯氨酸代谢
白羊草叶片和根系干旱胁迫下microRNAs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下白羊草miRNAs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在干旱胁迫下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干旱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白羊草苗期叶片和根系miRNAs(microRNAs)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研究。结果从4个库中鉴定出白羊草中有属于20个家族的79个已知miRNAs和92个新miRNAs。干旱胁迫后叶片和根系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分别有65个(上调28和下调37)和27个(上调15和下调12)。响应干旱胁迫的主要miRNAs为miR156,miR164,miR166,miR169,miR172,miR396,miR398,miR408,miR528。对这些miRNAs预测的靶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是叶片和根系响应干旱胁迫共同富集的主要代谢通路,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则是干旱胁迫下叶片富集的最主要代谢通路。
李春艳李春艳董洁钟华
关键词:白羊草干旱胁迫MIRNA生物信息学
不同激素处理对白羊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白羊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适宜白羊草分化培养基的激素组合和活性炭在白羊草生根阶段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MSB+6-BA 0.1mg/L+NAA 0.04mg/L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保持和分化;在生根试验中,添加活性炭2g/L的2号处理能明显提高白羊草的生根率及根长。
于娜董宽虎
关键词:白羊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分化生根率
白羊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双因素设计结合的方法,对白羊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及引物5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白羊草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25μL体系中dNTP 0.2mmol/L、Taq酶1.0U、引物0.6μmol/L、Mg2+2.5mmol/L、DNA模板30ng、10×PCR Buffer 2.5μL;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0~60℃(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退火60s,72℃延伸90s,共35个循环,72℃后延伸5min。
李钰莹董宽虎王若梦杨静芳
关键词:白羊草ISSRPCR反应体系
山西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坪用性状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为评价山西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的坪用特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山西20个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进行试验评价。通过对出苗期和成坪期的观察以及生长速度、再生速度、盖度、密度、质地、色泽、均一性、越冬率等指标的测定,对其坪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沁水Ⅱ和浑源Ⅱ居群的野生草地早熟禾出苗早、成坪速度快;沁水Ⅱ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越冬率、密度和盖度高于对照和其他野生居群,沁水Ⅱ和浑源Ⅱ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质地最佳.五台和沁水Ⅱ居群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居群(P<0.05)。沁水Ⅱ和浑源Ⅱ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综合质量表现均衡且分值较高,适宜作为草坪草种植,是推广应用的最佳选择。
董晓燕王保平朱慧森董宽虎刘杉宋金枝岳敬文杨群彭烨王文豪
关键词:居群坪用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