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B21250)
- 作品数:24 被引量:237H指数:8
- 相关作者:林霄沛吴德星鲍献文郑沛楠李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总参谋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成因初析
- 2007年
- 采用有效重力位能的最新算法(Huang,2004)和马里兰大学海洋模式同化资料计算太平洋部分区域的有效重力位能。统计分析表明:整个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1970年代末期之后有明显减小的趋势;20°N以北的北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1970年代末期之后是增大的,与整个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变化相反,但变化趋势的转变时间要比整个太平洋的早;热带太平洋的有效位能变化与整个太平洋的变化较为一致,1970年代末期之后有明显的减小。总体来看,20°S以北的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变化最为明显。伴随着太平洋及其不同海区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调整,北太平洋中高纬度SST在1970年代末期之后明显变冷;热带太平洋的温跃层也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变浅而热带东太平洋温跃层加深;太平洋的重心深度伴随着气候跃迁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引起相应海域重力稳定程度的强弱变化,导致有效位能产生年代际变化。
- 陈珂吴德星孟祥凤林霄沛
-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 中国东部陆架海及沿岸地区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5
- 2011年
- 陆架海是与人类活动及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地带,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域之一。本文针对中国东部陆架海及沿岸地区特点,根据多因子大综合指标原则,整合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东部陆架海产生的多重压力,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选取生态意义非常明确的指标,构建具有东部陆架海及沿岸地区特点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和预测。计算结果显示,东部陆架海及沿岸区域生态安全总体水平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但该区域生态安全现状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是导致东部陆架海区域生态安全总体水平呈现"较不安全"状态的根本原因。
- 于格刘光兴高会旺
- 关键词:生态安全沿岸地区综合评价
- 北黄海冷水团温、盐多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4
- 2007年
- 基于1976~1999年的海洋调查资料,主要研究了北黄海冷水团温、盐的多年变化特征,并结合该时间区间内黄河径流量及海洋站的气温、风速等资料探讨影响北黄海冷水团温、盐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北黄海冷水团在这24a间温度稍呈上升趋势(0.005℃/a),盐度升降趋势则不明显.其温度主要受冬季气温影响,黑潮现象会使温度变异.盐度主要受黄海暖流、渤海热通量、海域冬季大风的共同作用;黄河径流量可能不是影响北黄海冷水团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其径流量的大幅度变化也会影响北黄海冷水团的盐度变化趋势.
- 江蓓洁鲍献文吴德星许建平
- 关键词:温盐黄海冷水团北黄海
- 冬季黄海暖流变化及其原因浅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基于高分辨率的ROMS模式,以黄海暖水舌作为黄海暖流的示性指标,采用了谱分析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黄海暖流主轴东西向的摆动和暖水舌南北向的变动,结果表明:(1)黄海暖流暖水舌的南北向变动存在5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与纬向风速、超前其1个月的纬向风速和超前其1个月的经向风速相关,风速大则前锋位置就北移;(2)黄海暖流主轴的东西向摆动存在6~7 a的周期变化特征,与超前其1个月的经向风速相关,风速大则主轴西移。
- 宋新林霄沛王悦
- 关键词:黄海暖流主轴风速
- 基于HYCOM的风生大洋环流模拟及季节变化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基于垂向混合坐标系统的海洋模式HYCOM建立了全球大洋气候态环流场。在此基础上与前人研究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了全球风生大洋环流场的季节变化情况。从模拟结果看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可以合理地模拟南极绕极流、赤道流系、黑潮和湾流等世界各主要大洋流系。从断面温度场、流函数分布和断面流量场等分析显示:南极绕极流堪称世界最强流,湾流整体强于黑潮,3者都具有夏季增强、冬季减弱的特点。HYCOM模式在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在国内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的介绍和结果分析,向读者推荐使用该模式。
- 郑沛楠吴德星陈学恩韩树宗陆泽廷
- 关键词:HYCOM数值模拟
- 1945~2006年东中国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被引量:48
- 2009年
- 通过对HadISST1资料1945~2006年海表温度(SST)的分析,发现在东中国海SST具有明显的长期升高的线性变化趋势,平均每年升高0.015℃,在这62 a共升高了0.9℃。其中,东海的升温现象最为突出,从福建和浙江两省沿岸向东北方向扩展的大片海域,是整个东中国海SST变化最大的所在。由于台湾海峡常年向北的流动和台湾岛东北侧向北的黑潮水入侵在1945~2006之间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加强,它们对热量平流输运的增加有利于东中国海SST长期升高。同样起到促进作用的还有海面风场所控制的垂向卷夹过程。海面净热通量的变化抑制了东中国海SST的长期升高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东中国海SST的长期变化趋势极有可能是受到太平洋长期变化的影响。
- 冯琳林霄沛
- 关键词:东中国海SST
- 夏季渤海中部环流结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基于POM模式,并考虑波浪混合的作用,对夏季渤海中部环流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渤海中部存在一个顺时针环流。以地形和混合系数为参量的数值实验证实此顺时针环流的形成与渤海中部浅滩的特殊地形有关,而渤海中部的暖水团存在又加强了此处的顺时针环流。
- 徐江玲吴德星林霄沛陈新平
- 关键词:环流暖水团
- 南太平洋潜沉率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异常信号的传播
- 2007年
- 采用同化的海洋模式资料(SODA)计算了南太平洋逐年的潜沉率,并主要研究副热带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潜沉率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该海域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周期为2~6 a,年代际变化周期大约为32 a;该海域潜沉率在年际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受混合层深度平流项影响,在年代际尺度上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变化是导致潜沉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温度异常信号传播和水质点轨迹追踪的研究证实副热带南太平洋东部潜沉区的温度异常信号能够通过海洋内部通道影响热带东太平洋,信号传播时间需要10 a左右。
- 孙友庆吴德星孟祥凤林霄沛胡海波
- 关键词: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 东中国海及毗邻海域SST年际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基于NOAA提供的Pathfinder V5.0系列的1985~2005年最优插值海面温度产品,空间分辨率为4 km×4 km的月平均资料,低通滤波对资料消除季节变化影响之后,分别进行Covariance EOF,Gradient EOF2种方式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以此分析研究中国近海(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台湾以东、以南洋面海面温度场(SST)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除太阳辐射外,Covariance EOF方法分解得到的第一模态主要是在北太平洋SST年代际振荡的背景场下,与地表径流和黑潮等因素引起的平流热量输运有关,第二模态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国海海域SST东南升温(降温)则西北降温(升温)。这一模态也是对El Ni(?)o现象的响应,但有7~9个月的滞后期。第三模态则极有可能与海流和水团混合有关。Gradient EOF方法分解得到的第一模态与SST年平均分布相近,主要与地理信息相关,反映出东中国海SST水平梯度差异主要是受太阳总辐射量经向变化和陆源气候的影响。通过全场平均值的线性回归,得到整个东中国海海表面温度的年际变化趋势;逐点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表明这一海域的SST年际变化趋势主要与海区的地形和水平环流相关。
- 宋德海于华明鲍献文
- 关键词:SSTEOF东中国海
- 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铜和铅的赋存形态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2007年11月在东海泥质区13个站点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分离并测定了铜和铅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铜主要赋存于易还原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为1.2~5.1μg/g,平均值为3.3μg/g;铅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结合态,含量为1.9~7.3μg/g,平均值为5.3μg/g。泥质区铜和铅的有机结合态和易还原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水深之间的呈明显的相关关系,碳酸盐结合态则与水深不相关。铜和铅非残渣态总量与采样站点水深之间的关系受控于其主要赋存形态,反映了重金属形态分布受到陆源输入和在水体中迁移等因素的影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铜和铅含量高于其他海区表层沉积物,可能是由于沉积物再悬浮所致。
- 李铁高峰杨桂朋
- 关键词:泥质区铜铅化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