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dWY016)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崔蕴华田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娱人
  • 1篇娱神
  • 1篇市井
  • 1篇说唱
  • 1篇说唱艺术
  • 1篇情感
  • 1篇小曲
  • 1篇灵动
  • 1篇码头
  • 1篇庙会
  • 1篇节令

机构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崔蕴华
  • 1篇田耕

传媒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娱神到娱人——北京节令庙会与说唱艺术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北京作为千年帝都,其节令风俗源远流长。各种说唱艺术也伴随节令的狂欢而适时出现,这些曲艺或单枪匹马,或结社成群,在节日的群众性愉悦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娱乐功能。说唱作为节会中民众集体参与的文化活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该群体的共同的文化心理与信仰。
崔蕴华
关键词:节令庙会说唱
灵动的情感:清代北京小曲风格及形成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清代北京地区的小曲承续明代而多有发展,旧调之外,复添新声。满族文人的积极参与,南北时尚小曲的传播汇集,与其他说唱艺术及戏曲曲种的相互渗透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促成了它的繁荣。北京小曲的曲牌风格主要有两点:第一,南北兼有,北曲最盛;第二,形式灵活,曲曲相生。时调小曲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数量甚夥、颇具颠覆意义的描写,当属情欲风月类的吟唱。此类描写有相思之感、闺怨之情、风月之性等多种,成为庶民大众的生命情歌。运河的便利交通与妓馆的演唱是此类小曲形成与流传的主要因素。
崔蕴华田耕
关键词:小曲市井码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