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L10BB13)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一星刘镇波薛占川沈晓燕王鹏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近红外
  • 3篇近红外光
  • 3篇近红外光谱
  • 3篇光谱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杨木
  • 2篇近红外光谱技...
  • 2篇光谱技术
  • 1篇预处理
  • 1篇人工林
  • 1篇人工林杨木
  • 1篇木材
  • 1篇木材材性
  • 1篇木质复合材料
  • 1篇复合材料
  • 1篇NIR
  • 1篇材性
  • 1篇材性分析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刘镇波
  • 3篇刘一星
  • 2篇孔文杨
  • 2篇王鹏
  • 2篇沈晓燕
  • 2篇薛占川
  • 1篇李耀翔
  • 1篇孙凤亮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预测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被引量:3
2013年
为快速测定人工林杨木的综纤维素含量,按国家标准测定了42个杨木木材样品的综纤维素含量,并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相应的光谱。在350~2 500、1 300~2 050、2 050~2 500 nm 3个不同的光谱区域,采用未处理、Baseline、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再用PLS1、PLS2、PCR 3种不同建模方法建立相应的校正模型与交互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1 300~2 050 nm、光谱数据未进行预处理、采用PLS1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8时,建立的校正模型有最佳预测效果;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间的相关系数为0.818 8。
刘镇波薛占川刘一星王鹏沈晓燕孔文杨王向明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材性分析及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样品易于准备、适合实际生产在线检测等优点,在木材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阐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纤维素、木质素和抽提物等化学属性预测,生长特性及物理力学特征等物理属性预测,以及在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木材材性分析及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研究趋势。
孔文杨刘镇波刘一星王向明薛占川王鹏沈晓燕
关键词:木材材性木质复合材料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人工林杨木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预测被引量:2
2013年
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人工林杨木的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进行了快速测定。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42个杨木木材样品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并用近红外光谱仪(LabSpec Pro FR/A114260)测定相应的光谱。在350~2 500 nm、1 300~2 050 nm、2 050~2 500 nm 3个不同的光谱区域,采用未处理、Baseline、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并采用PLS1、PLS2、PCR等3种不同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校正模型与交互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2 050~2 500 nm、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导数预处理、采用PLS1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7时,建立的校正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0.997 8、均方根误差为0.000 3、标准误差为0.000 3,验证模型r=0.736 0,均方根误差为0.006 1、标准误差为0.006 1;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8 6。
刘镇波孙凤亮李耀翔刘一星Xiang-Ming Wang
关键词:杨木近红外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