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2012ZDA044)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世波任宜叶凌王忠发鲍舟君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舟山医院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小板
  • 12篇血小板减少
  • 12篇血小板减少综...
  • 12篇综合征
  • 10篇发热
  • 9篇发热伴血小板...
  • 9篇发热伴血小板...
  • 9篇病毒
  • 9篇布尼亚病毒
  • 3篇新型布尼亚病...
  • 3篇病原
  • 3篇病原学
  • 3篇病原学鉴定
  • 2篇死亡病例
  • 2篇同源性
  • 2篇舟山海岛
  • 2篇细胞
  • 2篇抗体
  • 2篇护理
  • 2篇病例

机构

  • 4篇浙江省舟山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舟山市疾病预...
  • 3篇岱山县疾病预...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浙江省岱山县...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 1篇舟山市普陀区...

作者

  • 10篇李世波
  • 4篇叶凌
  • 4篇王忠发
  • 4篇任宜
  • 3篇鲍舟君
  • 2篇朱鸳鸯
  • 2篇姚燕珍
  • 2篇韩明芳
  • 1篇方国安
  • 1篇夏文英
  • 1篇胡逢蛟
  • 1篇俞丹凤
  • 1篇林君芬
  • 1篇傅纪波
  • 1篇方汉波
  • 1篇傅松维
  • 1篇庄晓玲
  • 1篇杨章女
  • 1篇沈璐梦
  • 1篇崔燕娜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舟山海岛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淋巴细胞亚群及 CD25表达特征动态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舟山海岛地区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CD25)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SFT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外周血血常规、血生化、淋巴细胞亚群,统计学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SFTS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血小板、CD3+T细胞、CD4+T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治疗10 d后,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 CD3+T细胞、CD4+T细胞仍低于正常体检者, CD25+细胞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FTS死亡组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25+细胞均显著低于痊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D25+细胞和B细胞与白细胞(WBC)呈正相关,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与CD3+、CD8+T细胞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后机体免疫细胞比例发生改变,尤其是CD4+T细胞减少,并与WBC、PLT和多种血清酶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姚燕珍鲍舟君李世波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受体
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新布尼亚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基因组由L、M、S3个单负链RNA片段组成,现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第三组病毒,与白蛉病毒属的乌库尼米病毒有最高的同源性(核酸的同源性38.83%,氨基酸的同源性28.57%)。新布尼亚病毒被证实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重要病原,该病毒感染所致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我国湖北、安徽、河南、山东、
傅松维胡逢蛟王忠发李世波叶凌俞丹凤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IGG抗体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同源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误诊3例患者的病原及免疫学检测与鉴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易被误诊的原因。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荧光RT-PCR检测新布尼亚病毒RNA及S、M、L 3个特异性基因鉴定,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2例误诊患者的血清中IgG抗体效价恢复期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3例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均能检测到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及3个特异性基因,S基因序列比对均为新布尼亚病毒,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的基因序列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通过病毒特异性基因鉴定、序列比对分析以及双份血清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效价检测,3例临床误诊的患者均为由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俞丹凤王忠发李世波陈国水王秋景
关键词:临床误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学鉴定同源性分析
舟山市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学与遗传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对舟山市3例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进行病原学鉴定、确诊,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选用巢式RT-PCR测定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及L、M、S3个特异性基因,并对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确认。用DNAStar软件构建进化树与序列距离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恢复期和急性期血清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滴度。结果3例SFT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均能检测到新布尼亚病毒的3个特异性基因片段,其中S基因核苷酸序列与舟山市同类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414%~100.0%,患者恢复期血清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结论经过病原学鉴定,3例临床疑似患者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近感染病例。舟山市新布尼亚病毒的遗传特征比较稳定。
傅纪波李世波王忠发夏文英张舟听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学鉴定
舟山海岛地区2011-2012年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监测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分析舟山海岛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特征和宿主、媒介的感染情况,为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防治指南开展病例监测,在有病例的地区用布旗法和啮齿动物体表捡蜱法相结合的方法捕蜱,每季度采用鼠笼法捕捉鼠形动物,鉴定种类后无菌解剖取肝、脾、肺和血清,提取RNA后,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岱山县2011-2012年共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24例,死亡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5岁,60岁以上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0.83%。4例患者有被蜱叮咬史。病例呈散发,有一起家庭聚集性感染病例,一起外地人口进入本地感染病例。采集牛、羊等动物血清25份,野外捕获鼠类111只,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捕获法共捕蜱251只,在蜱中检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在2例患者血液中分离到2株新布尼亚病毒株,病毒株S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与来源于国内6省新布尼亚病毒的S基因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岱山县已发现多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而且从蜱中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迫切需要加强对该疾病研究和监测。
叶凌任宜王忠发王承维李世波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
舟山海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常规生化特征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舟山海岛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的临床血常规、生化特征。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收治的27例SFT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用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血常规、血生化检测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SFTS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TS治疗痊愈者血小板明显高于死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高于正常参考值数倍,并较正常体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素(Urea)、肌酐(Cr)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治疗10d后,AST、LDH、CK、CKMB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及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2倍的SFTS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FTS患者AL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对诊断及监测SFTS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并且需特别关注血小板及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
鲍舟君姚燕珍张晓帮谢淑云李世波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常规血生化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新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动态变化规律以弥补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病例早期诊断的方法缺失,为临床正确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首份血清检测结果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而IgM抗体检测阴性的确诊病例,连续留取患者隔天血清样本直至出院,用Mac-ELISA方法检测留取的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转时间与动态变化,计算阳转时间构成比及平均阳转时间.结果符合研究要求的16例患者发病后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转时间:5d:2/16;7 d:6/16;9 d:9/16;11 d:10/16;13 d:12/16;15 d:16/16,平均阳转时间为(10.25±3.58)d.结论 1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均可阳转,最早可在发病后5d、最迟为15 d、阳转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浓度逐步升高,直至病后30 d仍可高水平维持.16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
张剑静李世波王忠发任宜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布尼亚病毒
13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急性期护理体会
2013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eytopenia svndrome,SFTS)是2009年以来我囝新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eytopenia syndrome bunya virus,SFTSV)感染引起。SFFSV是由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2010年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多发于春、夏季节,易感人群多为居住在丘陵地区的中老年人群,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不明确。
沈璐梦李世波韩明芳朱鸳鸯张浙恩
关键词:急性期护理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EVER传染性疾病布尼亚病毒中老年人群
一例非蜱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病原学鉴定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该病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检测鉴定来说明该病在发病时间、传播媒介、传播途征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采用新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与抗原检测,病毒分离与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等技术对病例进行确诊。结果在病例的4份血清中均检测到新布尼亚病毒核酸,3份血清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经病毒特异性抗原和L、M、S三个基因检测、核苷酸序列测定和BLAST比对,均符合新布尼亚病毒的病原学特征。结论该病例的发病时间、传播途征及传播媒介上虽然得不到流行病学支持,但在临床症状、临床化验及病原学鉴定上均符合卫生部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确诊病例条件,通过该病例分析与病原学鉴定,对该病的发病季节、传播途征、传播媒介等流行病学特征。
俞丹凤王忠发鲍舟军叶凌李世波任宜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学鉴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8例骨髓象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骨髓象特征及其在 SFTS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舟山医院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的28例SFTS 患者的骨髓象特征,并用 t 检验分析骨髓巨噬细胞变化与外周血细胞的关系。结果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减少;23例(82%)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多数患者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增生减低,未见病态造血象;18例(64%)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骨髓巨噬细胞增多,巨噬细胞≥0.5%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低于巨噬细胞<0.5%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36和4.499,P <0.01)。结论SFTS 患者骨髓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骨髓形态学检查有利于 SFTS 与血液淋巴组织系统疾病及其他病毒感染的鉴别。
方汉波李世波庄晓玲方国安鲍舟君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细胞学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