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784)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华王硕陈静陈建勇吴丹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同仁医院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言语
  • 9篇普通话
  • 8篇测听
  • 6篇音节
  • 5篇言语测听
  • 5篇噪声
  • 3篇单音
  • 3篇单音节
  • 3篇等价
  • 3篇等价性
  • 3篇信度分析
  • 3篇言语识别
  • 3篇言语识别率
  • 3篇噪声级
  • 3篇正常青年
  • 3篇声级
  • 3篇双音
  • 3篇双音节
  • 3篇复测
  • 3篇测听法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语言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13篇张华
  • 9篇王硕
  • 6篇陈静
  • 4篇陈建勇
  • 4篇武文芳
  • 4篇李玉玲
  • 4篇吴丹
  • 2篇郭连生
  • 2篇韩德民
  • 2篇任丹丹
  • 1篇刘苏
  • 1篇周蕊
  • 1篇邵广宇
  • 1篇曹文
  • 1篇张曼华
  • 1篇陈雪清
  • 1篇王越
  • 1篇董瑞娟
  • 1篇吴燕君
  • 1篇郑中伟

传媒

  • 4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计分公式及等价性评估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针对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M-Quick SIN)进行结果计分公式参数的探讨及分组材料等价性的评估,以期合理化计分标准并初步筛选等价性句表用于日后研究和应用。方法:先后分别选取2组39例18~27岁听力正常受试者进行M-Quick SIN测试。第一部分在20,18,15,13,10,8,5,3,0,-2,-5,-7,-10dB信噪比条件下测试,验证之前所得50%识别率信噪比(SNR-50)的可信性并找出用于测试的6个信噪比;第二部分在20,15,10,5,0,-5dB信噪比条件下测试,分析各组材料P-I曲线走势,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NR-50为-2.24dB SNR符合前期研究95%置信区间[-2.40,-1.60]dB SNR范围;20,15,10,5,0,-5dB SNR包含了50%~100%识别率范围,确定公式为"信噪比损失=24.5-答对词数"。13组测试材料组间具有难度等价性。结论:确定公式"信噪比损失=24.5-答对词数"为M-Quick SIN测试结果计分公式;13组测试句表具有难度等价性,可初步应用于临床研究。
周蕊张华王硕陈静张鹏
关键词:言语测试噪声普通话等价性
听力正常青年汉语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与艾森克问卷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听力正常青年分别进行汉语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level,ANL)测试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心理测量,探讨ANL与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听力及言语正常的21—27岁青年受试者85名,进行汉语普通话ANL测试和EPQ测试,以SPSS17.0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名听力正常青年人ANL值(x±s)为(7.8±2.9)dB;ANL值与EPQ的P量表和N量表得分呈正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284和0.318,P值均〈0.01),与E量表和L量表得分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6和-0.167,P值均〉0.05)。结论在听力正常的青年人中,ANL值高的人在人格特征上可能具有偏向于古怪、敌意、攻击行为的倾向,其情绪常不稳定;ANL值与性格内、外向以及掩饰性不相关。
吴丹陈建勇王硕张曼华陈静李玉玲张华
关键词:测听法人格评价
正常青年人噪声下普通话双音节词空间分离优势测试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对正常青年人进行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中的双音节词测试时信号与噪声空间分离对其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MSTMs中的双音节词表对50例(预测试6例,正式测试44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两种环境、六种信噪比(S/N)(噪声入射角为0°时信噪比为0、-2、-4、-6、-8、-10dB;噪声入射角为90°时信噪比为-10、-12、-14、-16、-18、-20dB)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在噪声入射角为0°和90°时,随着信噪比降低,言语识别率为90%、80%、70%、60%、50%、40%、30%、20%时,0°~90°信噪比的差值分别为5、6.1、6.8、7.3、7.8、8.3、8.9、9.3。结论噪声和言语声的方向会影响言语识别率的得分,当噪声和言语声空间分离优势增大(噪声入射角0°~90°信噪比差值越小)时,言语识别率更好。
陈静俞海英王硕李玉玲武文芳张华
关键词:双音节词言语识别率信噪比
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的复测信度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M-ANL)材料进行复测信度评估,分析正常人的ANL与对噪声耐受的关系。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21~28岁青年受试者30例,对其进行M-ANL测试,再分别于1周及2周后,以同样的测试条件进行第2次复测。每位受试者于第1次测试前填写1份对噪声耐受问卷。使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次ANL值分别为(8.1±2.9)dB S/N、(7.4±2.2)dB S/N、(7.6±2.5)dB S/N,两两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P=0.079、0.147、0.588,r=0.722、0.746、0.849。ANL与问卷中7个问题得分均r<0.3。结论:M-ANL测试具有较好的复测信度;个体对噪声的耐受与ANL无关,其并不能正确地自我判断实际对噪声的接受能力。
吴丹张华陈建勇王硕陈静吴燕君李玉玲任丹丹
关键词:普通话
频域信息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普通话声调感知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言语频域包络信息和精细结构信息对听力正常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人群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对具有相同音节但不同声调的单音节字进行频域包络与精细结构的分离,将具有相同音节不同声调的单音节字的频域包络信息进行互换,合成128个新的具有来自于不同声调的频域包络和精细结构信息的“单音节字”.利用这些“单音节字”测试20名听力正常人与48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20例中度、20例中重度及8例重度)的声调感知能力.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听力正常受试者99.7%的声调识别基于频域精细结构信息,中度至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基于频域精细结构感知声调的识别率分别为97.7%,96.3%和83.0%.各组受试者均未依靠频域包络信息识别声调.三组听力损失患者依靠频域精细结构识别声调的能力均与听力正常受试者存在差异(x2=59.2,P<0.001).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利用频域精细结构信息识别声调的能力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643,P<0.001).结论 频域精细结构信息在普通话声调识别中起主要作用,精细结构存在时,频域包络信息对声调识别不起作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利用频域信息感知声调的模式与听力正常人群相似,伴随听力损失程度加重,其利用频域精细结构信息感知声调的能力缓慢降低.
王硕Robert MannellPhilip Newall刘博张华韩德民
关键词:语音学
语谱噪声下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等价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经由语音学专家修订的24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进行不同信噪比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和难度等价性评估,以期选出具有较高信度者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青年受试者48例,运用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联合开发的汉语言语测听智能化系统,在4种不同信噪比下通过同侧耳机给声,对受试者进行24张单音节小词表言语识别率的心理声学测量。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P-I函数拟合和统计分析。结果 (1)24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中11张彼此难度等价;(2)线性拟合了24张小词表噪声下信噪比-言语识别率的P-I曲线;(3)得到24张小词表噪声下信噪比-言语识别率的线性拟合方程,并分别反解出各表识别率为50%点处对应信噪比,24张词表总方程该点对应信噪比为-0.03dB。结论本试验初步证明,所得等价的11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可初步应用于临床测试和试验研究,并在正常人群中交互使用。
王正张华陈静武文芳曾文邵广宇
关键词:噪声言语识别率言语测听等价性
可接受噪声级测试在助听器选配和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在临床助听器选配中,许多助听器佩带者常抱怨噪声下言语理解困难,从而拒绝使用助听器,或将助听器搁置不用[1];而噪声下言语测试结果常不能准确地预估患者助听器使用成功与否。噪声下言语测试得分高者,其助听器使用并非成功[2]。个体背景噪声下的言语理解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对背景噪声的感觉、喜好和习惯等[3]。为了更好地理解背景噪声对听力损失患者言语理解的影响,
陈建勇张华郭连生
关键词:助听器选配言语测试噪声级人工耳蜗植入言语理解听力损失
汉语普通话声母听知觉难易度排序——基于对“同仁单音节词表”测听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本文以34位听力正常人对"同仁单音节词表"的测听结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汉语普通声母的听辨结果来考察其听知觉难易程度并排序。排序的原则是以声母漏听为主,声母混听为辅,兼顾声母习得的顺序。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统...
张程耿浦洋张华曹文
关键词:声母听知觉相似度聚类
文献传递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的等价性评估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开发一套标准的普通话版快速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评估依据听力学要求和语言学特征选取的300个语句材料的等价性,并获得其在50%正确识别时所对应的信噪比(记为SNR-50)的正常值。方法首先将这些语句材料按照数字化录制原则录制为女声音频材料,背景噪声为4人同时谈话的言语噪声。言语声和噪声混合在一起。选取30例正常受试者,采用听说复述方式,分别在+6、+3、0、-3、-6 dB信噪比条件下测试。对测试所得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强度-识别率函数曲线的拟合。结果 300个语句在噪声环境下测试结果分析显示,斜率和阈值不呈正态分布。剔除斜率过大(>0.72)的语句,及曲线拟合相关系数过小(r<0.7)的语句,精选出等价性较好的78句。后者呈正态分布。结论经过对300个语句的等价性评估,经过严格的筛选及精细调整,最终保留的78个语句在正常人中的等价性较好,下一步可进行这些语句复测信度的测试。
任丹丹张华武文芳曹文郭连生陈建勇李玉玲王硕吴丹
关键词:噪声等价性
Baha的听力学评估被引量:1
2012年
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Baha(bone anchored hearingaid)作为一项成熟的听力解决方案,自1977年瑞典的Tiellstrom和Granstrom首次将其引入临床,逐渐成为因外耳和中耳疾病导致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的患者改善听力的有效方法,至今已经开展35年之久。Baha最初主要应用于成人,1992年后广泛报道可用于儿童,并对听力起到很好的补偿作用。
张华
关键词:骨导听力评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