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A24B05)
- 作品数:31 被引量:226H指数:11
- 相关作者:张容陈秀兰何震天刘录祥王建华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个小麦抗寒性突变体的变异分析
- 本研究以空间诱变创制的邯6172抗寒性突变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RAP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用了380对引物,有6对引物在对照和突变体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差异片段,占所用引物总数的1.58%,表明对照和...
- 李鹏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 关键词:小麦抗寒性突变体SRAP
- 高抗黄花叶病新品种扬辐麦4号的选育被引量:15
- 2011年
- 为控制小麦黄花叶病的危害,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以携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抗源,采用有性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育成高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扬辐麦4号,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在江苏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均位居第一,小麦黄花叶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品质优良,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 何震天陈秀兰张容王建华王锦荣刘健
- 关键词:小麦品种黄花叶病选育
- 一个空间诱变的温度敏感型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通过空间诱变创制的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Mt18的叶色表现为对温度敏感的绿-白-绿的变化过程,能够正常成穗结实,但其株高、有效株穗数、穗长、株粒数、株粒重、千粒重都显著低于原始亲本。电镜观察表明,变白前期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和结构与原始亲本未见明显差异;变白期突变体叶绿体内基粒类囊体数和基粒片层数较少,甚至完全消失,基质类囊体清晰可见;复绿期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少于原始亲本,细胞内大部分叶绿体结构恢复正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当光照强度为110μmol.m-2.s-1时,突变体Mt18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低于原始亲本,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原始亲本,而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产量、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化学猝灭系数、实际量子产量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在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另外,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突变体的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实际量子产量的变化也不相同。上述结果证实,温度敏感型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Mt18的叶片颜色和光合特性随着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变白期叶绿体超微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光合效率显著降低,较高的光照强度对突变体影响较大,导致产量相关性状显著降低。
- 赵洪兵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
- 关键词:AESTIVUM空间诱变农艺性状超微结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空间搭载诱发粳稻盐粳10号变异株的选育被引量:7
- 2011年
- 以中粳稻品种盐粳10号干种子为材料,于2006年经育种专用卫星搭载15d后返地种植。通过连续3代选育,从其后代群体中获得一批突变体。本文详细报道了选育过程,并提出了SP1代多本栽插、控制分蘖,SP2~SP3代混合选择和定向筛选相结合的水稻选育方法。
- 王建华陈秀兰王琳张容王锦荣刘健焦隽何震天
- 关键词:空间搭载突变体
- 扬辐麦5号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 2012年
- 介绍了扬辐麦5号在安徽省淮南市区试的产量表现及其主要的特征特性、抗性表现和品质表现,另简单介绍了扬辐麦5号的栽培要点,以期为其进一步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 何震天陈秀兰张容王建华王锦荣
- 关键词:栽培要点
- C815S和Y58S母系组合对灌浆期低温抗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灌浆期遭遇低温是影响湖南晚稻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采用分期播插试验,将6个C两优和6个Y两优母系组合对秋季低温的抗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对2010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多日持续低温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Y58S系组合对后期抗低温抗性比C815S系列组合较强,主要表现在Y系组合高产性、结实性均优于C系组合;而Y系组合中,Y两优353、Y两优358、Y两优354等3个组合受后期低温的危害最轻。
- 易卫平彭伟正彭选明王芊庞伯良邓波易靖超
- 关键词:Y58SC815S杂交水稻灌浆期抗低温
- 食品辐照标志物DiHT的人工抗原合成及鉴定被引量:2
- 2012年
- 以二氢脱氧胸腺嘧啶(DiHT)为初始反应物,应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二氢脱氧胸腺嘧啶的衍生物,即半抗原DiHT-COOH,经薄层色谱(TLC)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混合酸酐法与活化酯法分别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OVA进行偶联,制备二氢脱氧胸腺嘧啶的人工抗原和包被原,通过紫外扫描、SDS-PAGE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偶联比分别为9.8∶1和12∶1。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间接非竞争ELISA方法检测效价达1∶2.56×104,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 王志伟潘家荣李淑荣王志东高美须李秉超睢珂王磊
- 关键词:半抗原人工抗原酶联免疫
- 水稻穗期活体植株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分析及突变体选育被引量:6
- 2012年
- 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转基因作物细胞和组织对抗生素潮霉素具有一定耐性,是作物尤其是单子叶作物遗传转化中常用的选择基因。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活体植株潮霉素抗性快速鉴别技术,用于转基因育种和相关研究。在始穗期前后,用不同浓度潮霉素B溶液(25~100mg/L)喷洒常规及转基因水稻植株,考察叶片和谷粒的中毒症状。发现常规水稻在高于50mg/L的潮霉素溶液处理后,叶片出现褐色斑点,稻穗部分谷粒颖壳呈黄褐色的中毒症状,叶片斑点和黄褐色谷粒的数量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经100mg/L潮霉素处理后,籼稻品种嘉优99和C10剑叶每平方厘米平均斑点数目为21.1和19.2个,穗上黄褐色谷粒比例分别达27.6%和23.5%;粳稻品种嘉优5号和R5叶片中毒斑点数为11.8和10.7个,黄褐色谷粒比例分别为11.2%和11.9%,表明2份籼稻材料较2份粳稻材料对潮霉素更为敏感。在上述浓度范围内,携带HPT的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均未出现中毒症状。对γ射线诱变处理克暝稻的M2群体(共12万株)穗期喷施100mg/L的潮霉素B溶液,从中筛选到42株潮霉素敏感型突变体,组织化学法分析表明这些植株具有β-葡萄糖苷酸酶GUS活性。对能够取到较嫩叶片的14个单株采用离体叶片法进行抗虫性鉴定,证明这些植株对二化螟仍然表现高抗。上述结果表明,在始穗期喷施100mg/L潮霉素溶液,潮霉素敏感植株可出现明显、直观的中毒症状,可以在活体植株水平上有效鉴别植株是否携带HPT,可用于育种中转基因植株的筛选或转基因安全评估中植株的鉴别。
- 富昊伟沈圣泉李友发陈洋马兴华舒小丽舒庆尧
-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转基因育种生物安全
-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被引量:14
- 2012年
- 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晚粳稻品种秀水09,获得了1个稳定遗传的全生育期黄绿叶突变体Ygl,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与籼稻品种珍汕97杂交,构建F2群体对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发现目的基因与第11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2459连锁,在该标记附近发展了14对InDel标记,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约82kb区间内。通过在线最新水稻注释系统的基因功能预测分析,寻找候选基因,经测序发现突变体发生单碱基突变。
- 邓晓梅叶胜海修芬连周涯尚海漩纪现军刘继云陈萍萍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水稻图位克隆基因定位
- 快中子辐照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与RAPD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 3种辐照注量的快中子处理肇东苜蓿干种子,对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幼苗生长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研究表明,经3种注量快中子处理后,肇东苜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小于对照,随着快中子处理注量的增加,幼苗苗高降低和根长减少的幅度越大;当快中子辐照注量达到3.54×1012/cm2时,幼苗根长相比对照降低了81.63%,没有生长出真叶,只有子叶。RAPD试验共使用36种引物,结果显示,辐照注量为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的快中子处理紫花苜蓿M1代的RAPD多态性频率分别为7.25%、6.52%和5.80%,3.60×1011/cm2处理辐照注量的RAPD多态性频率最高。在本研究的辐照注量范围内,3.60×1011/cm2是利用快中子诱变紫花苜蓿的适宜辐照注量。
- 韩微波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刘凤歧尚晨孔福全王潇刘录祥
- 关键词:快中子紫花苜蓿生物学效应R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