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8Bzx06)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崔秋锁刘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人道主义
  • 3篇马克思人道主...
  • 2篇哲学
  • 2篇唯物
  • 1篇东欧新马克思...
  • 1篇新马克思主义
  • 1篇以人为本
  • 1篇以人为本理念
  • 1篇哲学解读
  • 1篇人为本
  • 1篇史观
  • 1篇人本
  • 1篇人本思想
  • 1篇主义
  • 1篇追问
  • 1篇唯物论
  • 1篇唯物主义
  • 1篇历史辩证法
  • 1篇历史观念
  • 1篇历史唯物论

机构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崔秋锁
  • 1篇刘爽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的理论性质被引量:2
2011年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之理论性质问题,是一个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存在分歧并争论不休的理论难题。化解分歧和消弭争论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解决看待此问题的方法原则、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与"否定批判的辩证法原则"相统一的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确立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哲学与人相统一的哲学观念。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它既是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又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其根本性质则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统一。它是马克思哲学变革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得以最终确立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
崔秋锁
关键词:人道主义历史观念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014年
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理论争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就其实质而言,马克思人道主义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根本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它在人的存在和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功能和使命等方面都实现了对传统人道主义的变革和超越。"实践的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人道主义之间并不存在阿尔都塞之所谓"认识论断裂",它们之间是一种前后相继、彼此依赖的内在统一关系。马克思人道主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它构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存在论基础。
崔秋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重思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基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人道主义和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理念的追问
2014年
人、生态、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中心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了以往旧哲学的思维范式,始终把“人的问题”作为其学说体系得以成立的立脚点,形成了以关注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探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路径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哲学体系。其中,伴随着以工业文明为开端的现代文明的进步,生态问题也逐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当代视野中,重新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创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应围绕人、生态、发展这一主旋律,才能够更好地在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不断把握其新的时代意义、彰显其新的生命历程。
崔秋锁刘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哲学解读被引量:4
2014年
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把握,依赖于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正确理解。人道主义有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之分,前者代表着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理念,后者则表现为一种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内在统一。在内容上,它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的哲学理论;在本质上,它则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根本"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根本"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人本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人道主义实质内涵的理论揭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因而使其人道主义既超越了传统的人道主义,又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有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及其"以人为根本"的核心理念,是现实的、实践的、具体的。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伦理观,它主要意味着以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为主体、中心、出发点、目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作为一种存在论亦即世界观和历史观,它主要是强调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根基、本源、本体、根据、前提和基础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及其"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理念,实际上构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和观念根据。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回归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及其"以人为根本"哲学理念。
崔秋锁
关键词:人道主义人本思想价值观存在论
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
<正>近年来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阐释和讨论,不仅将人们的视野扩及到中外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而且也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或"人本思想"。显而易见,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问题与对马...
崔秋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