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406)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魏丽杨介钻赵学辉鲁海峰李兰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辅助性...
  • 1篇细胞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乙型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抗病毒
  • 1篇抗病毒药
  • 1篇坏死因子
  • 1篇肝炎
  • 1篇肝炎患者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篇王保红
  • 1篇胡云良
  • 1篇李兰娟
  • 1篇鲁海峰
  • 1篇赵学辉
  • 1篇杨介钻
  • 1篇魏丽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因子水平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与CHB发病的关系。方法在33例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的不同时期,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IL-2、IL-6、IL-10、IFNγ和TNF-α水平,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ALT、HBVDNA水平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FNγ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分别为(5.98±2.77)、(5.95±3.37)、(2.93±2.15)、(9.29±4.65)pg/mL(F=3.845,P〈0.05),与ALT呈正相关(r=0.396,P〈0.05);TNF—α及IL-10治疗前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56,16.695;均P〈0.05),与ALT均呈正相关(r=0.354,0.316;均P〈0.05),与HBV DNA也均呈正相关(r=0.382,0.386;均P〈0.05);IL2、IL-6治疗前后各时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0,0.932;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ALT、HBV DNA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9,198.98;均P%0.05),均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两者间呈正相关(r=0.581,P〈0.05)。结论IL-10、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可能参与CHB病理过程,并与肝炎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抗病毒过程中检测其血浆浓度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情况,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
赵学辉杨介钻胡云良鲁海峰魏丽王保红李兰娟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抗病毒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