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12136)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杉叶颖江张辉申占龙高志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胃肠
  • 1篇治疗学
  • 1篇肿瘤发生
  • 1篇肿瘤发生发展
  • 1篇转移性肝癌
  • 1篇微RNAS
  • 1篇微小RNA
  • 1篇微阵列
  • 1篇微阵列芯片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胃肠道间质肿...
  • 1篇胃肠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活动
  • 1篇小分子
  • 1篇小分子RNA
  • 1篇基因
  • 1篇间质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王杉
  • 3篇叶颖江
  • 2篇张辉
  • 1篇禚洪庆
  • 1篇董令仪
  • 1篇申占龙
  • 1篇高志冬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iR-221和miR-22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微小RNA(miRNA)在肿瘤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及其自身特点,使其可能成为基因靶向治疗的有效工具。因此,人们致力于寻找调节关键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miRNA。研究发现miR-221及miR-222在多种人类肿瘤中不仅表达异常,而且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也发挥着不同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样作用,通过调控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董令仪张辉叶颖江
关键词:微RNAS肿瘤靶基因
微小RNA微阵列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微小RNA(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单链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活动旧0,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自Liu等首先成功使用微阵列芯片检测多种组织和细胞miRNA表达后,
禚洪庆张辉王杉
关键词:肿瘤发生发展微阵列芯片微小RNA小分子RNARNA表达细胞活动
转移性肝癌的治疗理念和策略被引量:24
2014年
转移性肝癌是恶性肿瘤发展的终末阶段,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胃肠道是常见的原发癌部位。人们正尝试通过根治转移性肝癌或控制其发展等多种治疗策略,延长患者生存期。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射频消融术、门静脉栓塞术、肝动脉导管栓塞术是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是转移性肝癌可能获得治愈的有效手段。相比结肠癌肝转移癌,胃癌肝转移癌的治疗正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新型有效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的出现、肝转移癌手术适应证的拓展以及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包括胃癌肝转移在内的转移性肝癌的治疗必将朝着一个更加规范,更为有效的方向发展。
叶颖江申占龙王杉
关键词:肝肿瘤胃肠肿瘤治疗学
小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被引量:8
2013年
长期以来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实际发病率常被低估。随着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检查技术的进步,小GIST患者(直径〈5cm)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该类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体格检查被意外发现。对于这类患者的诊断需要联合内镜和CT检查。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直径〉/2cm的小GIST患者应积极行肿瘤的完整切除术,而目前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的标准术式。对于直径〈2cm的微小GIST,特别是微小胃间质瘤,目前的指南推荐可以行密切随访,有学者提倡内镜切除肿瘤。笔者认为应当谨慎鉴别小GIST恶性潜能而后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
叶颖江高志冬王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