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10023)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林岳新罗月华田甜杨小松更多>>
-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新媒体条件下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其引导被引量:3
- 2014年
-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正逐步替代传统媒体,对青年学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着重从求知方式、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化进程,分析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探究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工作方法。
- 林岳新魏传英罗月华
-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学生
- 社会行动模式与青少年价值观引导研究
- 2016年
- 社会行动模式注重对青少年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对价值观的践行。在分析社会行动模式理论假设和道德教育实践两大内容基础上,提出了引导青少年价值观的借鉴,即提高道德责任感,注重实践;加强隐性教育,以学生为本。
- 田甜林岳新
-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
- 价值澄清理论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
- 2014年
- 价值澄清理论对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但其理论的局限性也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价值相对主义、价值观的从众性与价值个人主义等的彰显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结合价值澄清理论的优点,有助工于找到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方法。
- 罗月华林岳新
-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青年学生价值观
- 新媒体信息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异常行为被引量:3
- 2013年
-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社会带入数字化信息时代,青少年在享受新媒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信息异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本文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论述了信息异化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分析信息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异常行为的关系,剖析信息异化对青少年网瘾,厌学,逃学,犯罪的影响.
- 林岳新魏传英
- 关键词:信息异化青少年价值观
- 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影响的调查被引量:7
- 2014年
- 新媒体来势汹汹,铺天盖地始料不及,一夜之间改变了我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冲击和影响。为了确保青少年价值观健康形成,首先要:第一,优化媒介环境。当前的媒介环境存在着媒体引导偏移、文化煽情引导、报道失当等伦理错位。建立健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新媒体环境。第二,提高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作为生存在数字化一代的青少年来说,媒介素养的高低尤为重要。通过引导的方法和新媒体伦理教育,强化青少年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青少年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使用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拒绝诱惑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第三,以新媒体为平台,构建价值观引导网络。新媒体为青少年价值观引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传统价值观引导提供全新的视角。加强平台网站文化建设,凸显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价值观引导新媒体平台成为满足青少年需要的主渠道和主窗口。第四,加强高中阶段青少年使用新媒体的引导。
- 林岳新杨小松魏传英
-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价值观影响
- 媒介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和数字电视为主要形态的新媒体,以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媒介文化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它既给我们传递着正能量,也给我们熏染着负能量。媒体文化受众中最活跃、最主动,同时又是亟须引导的是青少年群体——这正好与媒体文化的开放与无强制性、形象与易感染性、广泛与易参与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探究媒介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的关系尤为必要。本文通过简述媒介文化的形成和特征,依据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媒介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价值观。
- 林岳新魏传英
- 关键词:经典教育儿童
- 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媒介依赖关系透析
- 2017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渗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便利的同时,青少年对网络、手机和娱乐节目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他们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 田甜林岳新
-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
- 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影响的调查
-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和数字电视为主要形态的新媒体,日渐替代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形态。在现代社会的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具有新的发...
- 林岳新杨小松魏传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