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5NXY58)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勇周洪琪郭丽陈舒泛张冬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晓庄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异育
  • 3篇异育银鲫
  • 3篇银鲫
  • 3篇饲料
  • 2篇益生菌
  • 2篇银鲫生长
  • 2篇饲料消化
  • 2篇饲料消化率
  • 2篇皮质
  • 2篇皮质醇
  • 2篇消化率
  • 2篇壳聚糖
  • 2篇激素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激素
  • 2篇暗纹东方鲀
  • 1篇单胞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甲状腺激...
  • 1篇鱼类

机构

  • 8篇南京晓庄学院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陈勇
  • 3篇周洪琪
  • 2篇陈舒泛
  • 2篇郭丽
  • 1篇华雪铭
  • 1篇唐宁
  • 1篇李朝晖
  • 1篇任源浩
  • 1篇张冬青

传媒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暗纹东方鲀Hepcidin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首次从暗纹东方纯基因组DNA中扩增Hepcidin基因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不同鱼类之间的Hepcidin基因DNA序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3~1.08,所获得的Hepcidin序列,为进一步研究暗纹东方纯中Hepcidin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陈勇郭丽陈舒泛
感染后暗纹东方鲀补体组分C3、C4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用不同浓度(0、1×106、2×106、4×106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暗纹东方鲀,利用RT-PCR技术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肝脏以及不同组织补体组分C3和C4的表达量,以了解和比较补体组分C3和C4在鱼体正常和患病状态以及感染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补体组分C3的表达量在用2×106CFU/ml嗜水气单胞菌感染9 h时达到最大,补体组分C4表达量在用4×106CFU/ml嗜水气单胞菌感染10 h时最大;在不同组织中补体组分C3和C4均是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大。由此可见,补体组分C3和C4在介导病原体清除及创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陈勇郭丽陈舒泛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嗜水气单胞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被引量:9
2007年
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在对传统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保留了经典的生理学实验、削减了"验证性实验"、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陈勇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
壳聚糖对异育银鲫生长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试验分成4组进行,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3个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5%壳聚糖、0.50%壳聚糖和1.00%壳聚糖的试验饲料,自然水温下饲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50尾/池[初始体质量为(78.31±2.15)g].64 d后,采用国标常规方法测定异育银鲫肌肉的营养成分,采用国标间接法(以Cr2O3为外源指示剂)测定饲料能量和营养成分消化率,并计算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白肌RNA/DNA,旨在探讨壳聚糖对异育银鲫生长、饲料营养成分和能量消化率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0%以上的壳聚糖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P<0.05)、蛋白质消化率(P<0.05)和白肌RNA/DNA(P<0.05),显著降低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的消化率(P<0.05).添加0.50%壳聚糖可以显著降低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P<0.05),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和肌肉中的蛋白质沉积率(P<0.05),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对饲料能量的消化率(P<0.05).添加0.25%和0.50%壳聚糖可以显著提高鱼体肌肉中的灰分含量(P<0.05).由此看来,在饲料中添加0.50%壳聚糖可以提高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从而降低饲料系数、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
陈勇周洪琪
关键词:异育银鲫壳聚糖消化率
饲料形状对克氏原螯虾摄食率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4种成分完全相同而形状不同(棱柱形、圆柱形、药片形、圆球形)的饲料饲喂克氏原螯虾30d,通过比较摄食率和相对生长率探讨饲料形状对虾蟹类水产经济动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形状对克氏原螯虾的摄食率和相对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棱柱形饲料的摄食率和相对生长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圆球形饲料的摄食率和相对生长率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圆柱形和药片形饲料的摄食率和相对生长率均居中,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
陈勇李朝晖唐宁任源浩
关键词:饲料形状摄食率克氏原螯虾
鱼类营养与甲状腺激素、皮质醇之间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营养与甲状腺激素、皮质醇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成果。
陈勇
关键词:鱼类营养甲状腺激素皮质醇
壳聚糖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非特异免疫功能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为探讨壳聚糖和益生菌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进行调控,试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壳聚糖A、0.50%壳聚糖B、0.20%益生菌以及0.50%壳聚糖A与0.05%益生菌的混合物制备试验饲料,饲养异育银鲫64d后,测定各组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其分类、白细胞吞噬活性、脾脏溶菌酶活性、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异育银鲫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对异育银鲫白细胞总数无显著影响,但是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脾脏溶菌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外周血多形核细胞数量(P<0.05)。除了壳聚糖A能够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脾脏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之外,其余试验组的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中T3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P<0.05),除了壳聚糖B对异育银鲫血清中T4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之外,其余均可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清中T4的含量(P<0.05)。因此,壳聚糖、益生菌可能通过提高血清T3水平、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增强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陈勇华雪铭周洪琪张冬青
关键词:异育银鲫壳聚糖益生菌非特异免疫皮质醇甲状腺激素
益生菌对异育银鲫生长和饲料消化率及RNA/DNA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CK)、0.05%、0.20%和0.80%的益生菌制备试验饲料,饲养初重(78.31±2.15)g的异育银鲫64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成活率、异育银鲫肌肉营养成分及白肌RNA/DNA,并以Cr2O3为指示剂,采用间接法测定饲料消化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20%和0.80%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的特定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的总消化率、饲料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和异育银鲫白肌RNA/DNA均显著提高(P<0.05),除脂肪消化率和异育银鲫白肌RNA/DNA外,以上指标0.20%与0.80%益生菌添加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添加0.80%的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鱼体的蛋白质含量(P<0.05);考虑到成本因素,在饲料中添加0.20%的益生菌较为适宜。
陈勇周洪琪
关键词:异育银鲫益生菌饲料消化率RNA/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