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1-003)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4H指数:9
- 相关作者:樊洪海李皋孟英峰王果魏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充气欠平衡钻井MWD信号衰减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被引量:5
- 2012年
- 充气欠平衡钻井中,井下随钻测量设备MWD发射的钻井液脉冲在传播的过程中衰减程度很高,地面设备无法完成对井眼轨迹的监测与控制。通过建立充气欠平衡钻井MWD信号传输模型,分析制约压力波信号传输的因素,提出调整地面接收器安装位置和改造注气方式两种解决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地面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对信号接收没有影响;改造注气方式将气液充分混合后对信号传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提升MWD的有效测量距离。
- 马骁陈一健孟英峰李皋李红涛李兵
- 关键词:充气欠平衡钻井MWD钻井液脉冲
- 环空压力随钻测量系统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介绍了环空压力随钻测量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对环空压力随钻测量系统进行了地面综合试验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套仪器设计合理,工作可靠性高,压力和温度测量精度都达到了1%FS;解决了井下大功率长时间供电的难题,开泵时采用井下发电机供电,停泵时采用蓄电池供电,保证了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能够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上传和井下存储功能,在地面可随钻获知井底准确、实时的压力和温度数据。最后指出,环空压力随钻测量系统必须在单参数或少参数的测量上首先获得突破,才有可能向多参数的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 王鹏唐雪平邓乐艾维平
- 关键词:环空压力随钻测量
- 新疆迪那区块高温水泥浆流变性应用评价
- 2011年
- 合理描述复杂地层固井水泥浆的流变性,准确表达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对固井施工和固井质量尤为重要。从评价迪那区块固井水泥浆的流变性出发,结合塔里木油田固井现状以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固井水泥浆流变参数的常规计算方法及回归计算方法;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对各流变模式的流变参数进行了综合回归计算与分析比较,优选得出适合塔里木油田的HB流变模式以及温度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方程。因为影响流变参数的因素很多,为准确计算流变参数,可根据得出的反映温度与流变性关系通用的二次函数方程,结合不同的试验条件、水泥浆配方、外加剂以及数据可以回归出有针对性的关系式。
- 赵岳樊洪海李宁
- 关键词:固井水泥浆流变性温度
- 控压钻井停止循环期间垂直环空连续气侵机理研究
- 2015年
- 为了提高控压钻井精度、反馈速度,确保井筒物质平衡及钻井安全性,有必要深入开展停止循环工况下的气液两相瞬态流动规律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应用VOF方法对停止循环期间垂直环空连续气侵的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气侵发生后环空流体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气侵量越大,被顶出的钻井液体积越多、井底压力越小,但当气相的能量不足以将剩余的钻井液携带出井口时,井筒混相流体的流动由瞬态变为拟稳态的零液量流动,与常规气液两相流动一般性规律不同,零液量流动摩阻压降为负值。
- 周健贾红军李晓春李皋李枝林冯少波王延民
- 关键词:钻井液控压钻井
- 地面除气系统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2010年
- 根据现有重力式分离器和离心式分离器结构,应用CFD技术对其内部流场模拟,通过正交实验方法设计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方案,应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影响除气效果的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影响除气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气泡直径和钻井液黏度。根据数值模拟得到最理想的分离器结构和工况组建了室内实验台架。将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除气效率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总体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 朱忠喜李军王朝飞刘百红
- 关键词:高密度钻井液除气黏度分离器
- 四参数流变模式及其水力计算模型被引量:16
- 2010年
- 提出了一种四参数流变模式,该模式能够精确地描述各种无时间依存关系的钻井液体系。利用多组测量数据评价了四参数流变模式对不同流体的拟合效果。根据管流特性参数法,并扩展应用到环空中,推导了管内与环空的层流压降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紊流计算的半经验公式。通过引入广义流性指数的方法,给出了流态判别模型,使层流与紊流计算一致。根据四参数水力计算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利用一组不同来源的实验数据(包括管内与环空各种钻井液下的层流和紊流流动),验证了四参数模式的水力计算模型。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测量数据吻合得很好。说明该模式的水力计算模型要优于当前可用的流变模式。
- 樊洪海王果张辉刘阳
- 控压钻井系统特性分析与关键工艺实现方法被引量:14
- 2011年
- 在系统总结和对比分析国外控压钻井装备特点和技术特征后,重点介绍了国内首台PCDS-I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研制进展,阐述了装备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同时开发了一套控压钻井钻进、接单根、重浆压井和起下钻等控压关键工艺实现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方法动态压力控制精度高,钻进过程系统回压控制精度达到0.2 MPa,接单根、起下钻过程系统回压控制精度达到0.5 MPa,能满足现场控压作业要求。
- 杨雄文周英操方世良纪荣艺刘伟
- 关键词:控压钻井压力控制
- 正交各向异性地层井壁围岩应力新模型被引量:17
- 2011年
- 常规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分析中,通常把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简化为横观各向同性,然而该简化在某些地层条件下并不适用。对实钻岩芯进行的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在垂直于井眼轴线平面内,不同方向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各向异性材料力学的基础上,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钻井液柱压力、水平最大地应力以及水平最小地应力单独作用3种情况,建立正交各向异性地层井壁围岩应力分析新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水平地应力是否均匀,只要地层力学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那么井壁岩石处的周向应力必然呈现非均匀分布特征。而且,地层各向异性条件下的井壁围岩应力极值均比各向同性条件下要大。因此,地层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使井壁岩石的受力状态明显恶化。这一特征应该在今后的相关工程问题力学分析中予以重视。
- 李军柳贡慧陈勉
- 关键词:岩石力学正交各向异性应力分析
- 气侵期间套压的控制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以环空气液两相流动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井筒气侵流动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计算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气体侵入速度和井口工作套压对侵入气体体积和井底压力的影响作用,分析了发现溢流后,在井口加压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在循环钻进时维持一定的井口工作压力,发现溢流后提高井口压力的控制方法。这种作业方式能够有效的减缓气体的侵入、已侵气体对井眼的影响作用,控制气侵流体在井眼中的膨胀运移,降低井控作业的风险。
- 王果樊洪海王志华
- 关键词:套压气侵压力控制
- 连续循环系统分流管汇结构设计与水力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对在钻井接单根或立柱期间实现钻井液通道的平稳切换,保证钻井液循环压力稳定并提高分流效率的分流控制这一关键技术,通过对连接循环系统分流原理和水力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分流管汇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利用独立充填泵进行预充填的分流控制方法与管汇结构设计方案,显著提高了分流时钻井液压力的稳定性和分流作业效率,降低了钻井液对阀的冲蚀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内的相对流量不仅与管道相对节流面积有关,还受到管道阻力特性影响;另外,平板闸阀比锥形节流阀具有更好的结构特性,能使管道流量变化更为平稳。
- 胡志坚马青芳王爱国
- 关键词:水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