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171110019)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管东生王刚张秋平徐华林葛仙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学研究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下生物量
  • 1篇植物生物量
  • 1篇生物量
  • 1篇湿地
  • 1篇纬度
  • 1篇红树
  • 1篇红树林
  • 1篇滨海湿地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环境污...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篇管东生
  • 1篇彭逸生
  • 1篇陈桂珠
  • 1篇李适宇
  • 1篇张秋平
  • 1篇王刚
  • 1篇葛仙梅
  • 1篇徐华林

传媒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红树林植物生物量沿纬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6年
在收集相关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纬度对红树林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以及生物量分配格局(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物量和树高都与纬度相关,红树林植物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变矮,其植物生物量也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植物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红树林植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与树高呈幂函数关系,生物量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当研究过程中加入代表内在控制因素树高时,生物量与纬度之间具有的线性相关系数更高,说明以纬度为代表的外在环境条件和以树高为代表的红树林内在控制因素能够真实地反映综合因素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树种间的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差异较大,但都大于陆地森林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红树林优势树种的差异也是影响红树林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
王刚张秋平管东生
关键词:红树林植物生物量纬度
基于红树林种植的滨海湿地恢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价值。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滨海湿地面临着退化和消失的状况。基于红树林种植的滨海湿地恢复模式,是华南沿海传统围垦养殖区湿地恢复的方式之一。对深圳湾滨海湿地恢复工程开展为期1a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对人工湿地生境适应性较好,秋茄Kandelia obov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需要在一定人工辅助条件下进行栽培。人工恢复湿地可使遭受污染的4类海水指标大幅改善,溶解氧、COD分别净化为Ⅱ类和Ⅲ类。建议今后尝试增加种植红树植物的种类,使用红树小苗并采取密植,投入适度的人工管理,延长水质处理期,采取多级水循环流程。
徐华林彭逸生葛仙梅李适宇管东生陈桂珠
关键词:滨海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