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C0015Q)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永和周兴国叶辉蒙进芳普晓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锈菌
  • 6篇茶藨生柱锈菌
  • 3篇山松
  • 3篇华山松
  • 2篇锈孢子
  • 2篇孢子
  • 2篇寄主
  • 1篇形态分化
  • 1篇叶表皮
  • 1篇叶表皮结构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致病力
  • 1篇致病力分化
  • 1篇致病性分化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转主寄生
  • 1篇转主寄主
  • 1篇抗性
  • 1篇寄生

机构

  • 6篇西南林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篇李永和
  • 4篇周兴国
  • 2篇叶辉
  • 2篇普晓兰
  • 2篇蒙进芳
  • 1篇陈敏
  • 1篇周德群
  • 1篇赵瑞琳

传媒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茶藨生柱锈菌致病性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交互接种的方法对华山松疱锈病、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茶藨生柱锈菌的致病性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锈孢子只能侵染其本地的转主寄主植物东北茶藨子;(2)华山松疱锈病的病原菌锈孢子能转主侵染多种不同地区的茶藨子植物;(3)所有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的锈孢子均不能转主侵染东北茶藨子;(4)初步认定马先蒿属植物不是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
李永和叶辉周兴国
关键词:致病力分化转主寄主华山松
茶蔗生柱锈菌选择性寄生茶蔗子植物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为探讨转主寄主茶藨子植物的遗传背景与被茶藨生柱锈菌选择性寄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7个五针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来源的11种茶蔗子植物之间的ITS遗传关系,并结合不同来源的寄主与病原之间交互接种实验的结果,比较不同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菌孢子对不同转主寄主的感染亲和特性。结果显示:易被多个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菌孢子所感染的茶藨子植物的ITS遗传关系很接近;荼蔗生柱锈菌特异性地选择生活地的茶蔗子植物作为寄主;地域分布广泛的茶藨子植物容易被多个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菌选择作为转主寄主。本研究揭示出在茶蔗生柱锈菌特异地选择其转主寄主时,对寄主茶蔗子植物的遗传结构和地域分布范围有特异的倾向性。
蒙进芳李永和周兴国周德群普晓兰
关键词:ITS茶藨生柱锈菌转主寄生
茶藨子叶表皮结构与抗茶藨生柱锈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采自7个五针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的10个茶藨子种源样本的叶表皮解剖结构研究表明:茶藨子植物对疱锈菌孢子不易感染组与易感染组之间在叶表皮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要是表皮厚度和角质膜厚度,不易感染组的叶表皮结构呈现显著增厚,表明角质膜厚度和表皮厚度与其抵抗疱锈菌感染有显著的相关性.以表皮结构各项指标聚类分析,不易感染组和易感染组明显聚为两类.
蒙进芳李永和周兴国普晓兰
关键词:茶藨生柱锈菌抗性
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用6个不同地点的五针松疱锈病病原菌锈孢子作温度、相对湿度、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光照条件5个因素下的孢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锈孢子的萌发率普遍低,一般不超过10%;在0~35℃均可以萌发,最适的温度是20~30℃,但不同来源地的孢子最适温度有一定的差别;相对湿度10%以上锈孢子都可以萌发,以50%~75%的萌发率最高;锈孢子萌发适应的pH值范围较广,以pH值6~9较适宜,但以中性的酸碱度最佳;光暗交替对孢子萌发有利,营养条件对萌发的影响不明显,各种浸汁对萌发率影响不大.经方差分析,在最适的温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各地的锈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在不同的营养条件和光照条件下,锈孢子萌发率差异不明显.
周兴国李永和周德群
关键词:方差分析
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形态分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本研究从我国辽宁、云南、四川、山西等4省6地的五针松疱锈病发病林分中采集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对其形态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蔗生柱锈菌在形态上存在分化现象。锈孢子大小为21.10—40.10×14.97—29.40岬之间,变幅较大,其中辽宁清原红松上的锈孢子最小(18.72—30.73×16.04—24.07μm)。锈孢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也存在差异,红松上的锈孢子的疣突基部和顶部基本一样宽,而华山松上锈孢子疣突的基部比顶部稍宽;不同病区华山松疱锈菌环纹数、疣突的排列和间距不一。寄主在病原茵的变异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永和周兴国叶辉
关键词: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华山松形态分化
茶藨生柱锈菌寄主遗传多样性研究
2007年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分布于我国4省6病区63份茶藨生柱锈菌寄主红松和华山松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6个随机引物对寄主松针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38个DNA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7个,多态位点比率为84.78%,RAPD的Shannon指数遗传多样性为0.3155,RAPD的Nei指数基因分化系数为0.5255。不同来源寄主的遗传多态性规律顺序:辽宁清原红松>云南洱源华山松>山西沁水华山松>云南巧家华山松>四川广元华山松>云南东川华山松。从RAPD聚类分析树状图可以看出,先将63个松针样品分成2个不同的RAPD组群(红松组群和华山松组群),然后又将不同地理来源的华山松组群按地理区域分成5个亚群,同一采集的华山松亚群中又分成感病组和抗病组。研究表明,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由种的遗传属性所决定的,而地理因素只是影响种内遗传多样性的一个因子。
李永和陈敏赵瑞琳
关键词:寄主华山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