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06A610087)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徐永健韦玮钱鲁闽张友平乐观宗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宁波市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龙须菜
  • 2篇海藻
  • 2篇附生
  • 2篇附生细菌
  • 1篇对虾
  • 1篇对虾养殖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污染
  • 1篇生物吸附
  • 1篇水质调控
  • 1篇体表
  • 1篇铜离子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净化
  • 1篇虾养殖
  • 1篇离子
  • 1篇菊花江蓠

机构

  • 3篇宁波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3篇徐永健
  • 1篇倪梦菊
  • 1篇钱鲁闽
  • 1篇廖律
  • 1篇乐观宗
  • 1篇张友平
  • 1篇韦玮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龙须菜几株附生细菌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是沿岸海域的主要污染形式,造成沿海生态功能的退化。在重金属污染区域往往伴随着富营养化现象。本文对分离来自电镀废水中铜污染海域内的龙须菜体表的附生微生物对Cu2+的生物吸附进行试验,分析和比较这些微生物对Cu2+的生物吸收性能。共分离到6株优势附生细菌:人苍白杆菌GF-S1、杀鲑气单胞菌GF-S2、莱拉微球菌GF-S3、纹带棒杆菌GF-S4、假交替单胞菌GF-S5和弗氏弧菌GF-S6。经对Cu2+的生物吸附试验发现,GF-S2效果最好,GF-S6最差,其余间于这两者之间。对GF-S2、GF-S4和GF-S6进行了最佳吸附时间和pH筛选,以及使用不同化学试剂对细菌Cu2+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时间在40min~60min,pH介于4~5对GF-S2、GF-S4吸附Cu2+的效果较好;HCl处理导致GF-S2丧失吸附能力,NaOH和乙醇能提高其吸附性能;3种试剂都能较大地提高GF-S4和GF-S6的吸附性能,尤其对GF-S4经处理后,对环境中的Cu2+的去除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去除较彻底。
徐永健廖律倪梦菊
关键词:铜离子生物吸附附生细菌海藻
龙须菜体表附生细菌的几种分离方法比较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超声波粉碎法、涡旋振荡法、超声波清洗法、研磨匀浆法等4种不同的方法处理龙须菜,分离其体表的附生细菌,并对分离细菌的数量、种类、形态结构、细胞壁特性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法和相同方法的不同处理所得结果比较显示,超声波清洗法和研磨匀浆法对分离细菌的数量和种类效果都较差;超声波粉碎法和涡旋振荡法效果较好,尤以超声波粉碎法的30W30s处理效果最好,该方法分离到本项目4个方法13个处理获得的16个菌株中的12个菌株,龙须菜的细菌数1.75×10^6cells/g。
徐永健乐观宗张友平
关键词:海藻龙须菜附生细菌
菊花江蓠对陆基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的污染净化与水质调控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徐永健韦玮钱鲁闽
关键词:菊花江蓠养殖污染水质调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