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859)

作品数:21 被引量:90H指数:7
相关作者:王长发任学敏秦晓威赵丽李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阳师范学院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温度
  • 18篇冠层
  • 18篇冠层温度
  • 8篇生理特性
  • 6篇性状
  • 6篇花生
  • 5篇大豆
  • 4篇叶片
  • 4篇小麦
  • 3篇大麦
  • 2篇冬小麦
  • 2篇生理特性研究
  • 2篇生理性状
  • 2篇生物学
  • 2篇籽粒
  • 2篇小麦籽粒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灌浆
  • 2篇灌浆期

机构

  • 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农垦总...

作者

  • 20篇王长发
  • 10篇任学敏
  • 5篇赵丽
  • 5篇秦晓威
  • 4篇朱雅
  • 4篇王小立
  • 4篇李永平
  • 3篇胡单
  • 2篇张静春
  • 2篇赵鹏
  • 2篇朱峰
  • 2篇王一
  • 2篇李小芳
  • 2篇苗芳
  • 1篇张嵩午
  • 1篇于春阳
  • 1篇武国柱
  • 1篇邵晓蕾
  • 1篇邹燕
  • 1篇韩磊

传媒

  • 8篇西北农业学报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Agricu...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为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提供参考。【方法】自花生结荚期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北方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主茎顶3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收获时调查了分枝数、侧枝长和主茎高等农艺性状,对各生理和农艺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有分异,其中,豫花153的冠层温度最低,开农41的最高。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均有强烈影响。生理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含量,其次是SOD活性、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CAT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农艺性状中以主茎高的影响最大,侧枝长和分枝数次之。【结论】花生冠层温度与生理和农艺性状密切相关,生理活性强,植株高、分枝数多,利于冠层温度降低。
任学敏朱雅王长发王小立
关键词:花生生理性状农艺性状冠层温度
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索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以揭示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方法】于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分别应用红外测温仪和照度计对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冠层、1/2株高层、0.02m株高层光照度日变化(06:00-18:00,每隔2h观测1次)进行了观测。【结果】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存在明显分异,冠层温度偏高的品种(暖型花生)持续偏高,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冷型花生)持续偏低,且越是到生育后期,差异越明显。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温度型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均能用三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各层光照度日变化均能用二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冠层温度日变化与地表温度和各层光照度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不同生育时期各因子的作用大小不同,结荚期:地表温度>1/2株高层光照度>0.02m株高层光照度>冠层光照度;饱果期:地表温度>冠层光照度>1/2株高层光照度>0.02m株高层光照度。【结论】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与地表温度密切相关,到生育后期,冠层光照度也对其起重要作用。
任学敏朱雅王小立王长发
关键词: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光照度日变化
不同温度型大豆花后上中节位叶片的生理特性
2010年
以暖型大豆品种94101与冷型品种汾豆55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上、中层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发现,在叶片功能期冷型汾豆55上层与中层均高于暖型94101的上、中层。2品种上层节位处于有利的空间位置,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中层节位。中层叶片遮阴、郁闭活性较弱,影响其功能发挥。产量测定表明,冷型汾豆55各层次都极显著高于暖型94101的各层次。94101上层产量显著高于中层;汾豆55则是中层显著高于上层。这源于冷型汾豆55良好的株型以及中层叶片较长的叶功能期和较大的叶面积。
张静春王长发姚有华朱峰
关键词:冠层温度大豆光合作用生理特性
冷型花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红外测温仪观测了4个不同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的部分光合生理性状。结果表明,自然界花生存在冠层温度分异现象,豫花9331和豫花153冠层温度较对照品种持续偏低,属冷型花生;开农41号和无名2号的冠层温度均高于对照品种,属暖型花生。冷型花生较暖型花生的叶绿素含量高,绿叶面积持续期长,净光合速率(Pn)高,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具有明显优势,说明冷型花生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此外,冷型花生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能够产生和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
于春阳王长发邵晓蕾
关键词:花生冠层温度光合特性
不同基因型大豆冠层冷温现象的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大豆冠层冷温现象,应用红外测温仪对大豆冠层温度进行了长期观测,并测定了大豆生育期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以及大豆主茎功能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冠层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分异现象,其中NF58与秦豆8号(对照)的冠层温差最高值为-1.47℃,最低值为-0.02℃,均低于基准线(0℃线,下同),为冷型大豆;94101与秦豆8号(对照)的冠层温差最高值为1.48℃,最低值为0.02℃,均高于基准线,属暖型大豆,且冷型大豆NF58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表现在叶片功能期较长,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较高,蛋白质含量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说明在大豆品种选育中以冷温材料为亲本或在育种中以冷温作为目标性状之一值得重视。
李永平王长发赵丽秦晓威任学敏
关键词:大豆冠层温度生物学性状
大麦冠层温度及其与光合性能的关联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解不同大麦品种冠层温度及光合生理特性,应用红外测温仪对大麦植株开花至成熟期的冠层温度进行长期观测,并测定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结果表明,自然界大麦品种的冠层温度存在明显差异,95-83、D-18、法瓦维特持续偏低,甘啤4号、哈瑞特、99-6持续偏高。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大麦品种在花后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下降缓慢。由此可见,大麦冠层温度与其光合性能密切相关。
胡单王长发
关键词:冠层温度大麦光合性能
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指数与各源库活性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与籽粒充实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而与潜在库容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籽粒充实指数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冠层温度指数>千粒库容>千粒重,各因素对潜在库容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千粒库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参试品种被分为4类,各类之间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差异明显。可见,小麦冠层温度主要通过籽粒充实指数间接作用于产量,低冠层温度和大潜在库容的优化组合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
赵鹏王长发苗芳郑锦娟李小芳王一
关键词:冬小麦冠层温度
不同温型大豆与其叶片生理性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为揭示自然界大豆种质材料冠层温度是否存在差异,采用BAU-I型红外测温仪,观测了5个大豆品种植株的冠层温度,同步测定其功能叶片的部分生理性状。结果表明,自然界存在冠层温度偏低的低温大豆种质即冷型大豆(如汾豆55、冀NF58)和冠层温度偏高的高温大豆种质即暖型大豆(如94101、东大2号)。在整个籽粒灌浆期,冷型大豆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暖型大豆,随生育期的推移,丙二醛(MDA)含量积累速度也慢于暖型大豆。由此认为不同大豆种质材料冠层温度存在差异,且温度型归属与功能叶片生理性状的优劣有着紧密联系。
赵丽王长发李永平任学敏秦小威
关键词:冠层温度生理性状
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探索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特性,采用大田试验以冷型大豆冀nf58和暖型大豆东大2号为材料,于花后各生育期分别测定上、中层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层次产量与农艺性状。结果发现,在叶片的功能期冷型大豆各层次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暖型大豆,且冷型的上、中层差异较小而暖型的差异较大。冷型大豆冀nf58上中层产量也高于暖型大豆东大2号。
张静春邢亮贾久兴刘永祥王德宝张颖马振广王长发
关键词:大豆冠层温度生理特性
冬小麦品种(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因子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为了解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在大田条件下应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对18个冬小麦品种(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不同生育时期的观测,分析了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Fo等14个荧光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荧光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将1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压缩成可变荧光转换因子、实际量子效率因子、光合因子、稳态荧光产量因子和基础荧光因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分别决定总变异的49.06%、20.25%、15.96%、9.12%和4.30%,累计可表达总变异的98.69%。并通过聚类分析将18个小麦品种(系)划分为3类。
朱峰王长发苗芳张嵩午
关键词:冬小麦叶绿素荧光综合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