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6B01-04)

作品数:13 被引量:70H指数:5
相关作者:冉大川罗全华张志萍申震洲李占斌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水沙
  • 4篇水沙变化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流域
  • 3篇减沙
  • 3篇河流域
  • 2篇淤地坝
  • 2篇水保
  • 2篇水土保持措施
  • 2篇泥沙
  • 2篇泾河流域
  • 2篇黄河中游
  • 2篇减沙效益
  • 2篇产沙
  • 2篇粗泥沙
  • 1篇蓄水
  • 1篇蓄水量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延河流域

机构

  • 13篇黄河水利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水利部黄河水...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黄河水利委员...
  • 3篇黄河上中游管...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冉大川
  • 4篇张志萍
  • 4篇罗全华
  • 4篇申震洲
  • 3篇李占斌
  • 2篇沈梅
  • 2篇毕慈芬
  • 2篇王昌高
  • 2篇董飞飞
  • 2篇李雪梅
  • 2篇姚文艺
  • 2篇吴永红
  • 2篇李鹏
  • 1篇吕锡芝
  • 1篇常照波
  • 1篇左仲国
  • 1篇郭宝群
  • 1篇王金花
  • 1篇赵力毅
  • 1篇黄静

传媒

  • 5篇人民黄河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文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根据延河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的1956—1969年相比,延河流域1997—2006年汛期降水、径流、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5.1%、45.6%和67.2%。截至2006年底,延河流域(含未控区)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37万1 751 hm2,其中林草措施保存面积30万7 412hm2,占82.7%;2)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年均减少洪水量2 885万m3,年均减沙量1 695万t,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洪减沙总量的63.6%和58.2%,其中林地减洪减沙效应最为明显,其减洪减沙量分别是草地和封禁治理措施减洪减沙量之和的4.9和4.7倍;3)1997—2006年延河流域林草植被减洪减沙上升趋势明显,林草植被与工程措施减洪量之比约为64%∶36%,减沙量之比约为58%∶42%。
冉大川姚文艺吴永红李雪梅吕锡芝
关键词:水沙变化林草植被延河流域
1933~2007年黄河上中游连续枯水段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按照颜济奎分析黄河上中游连续枯水段的方法,根据潼关站1960~2007年实测年均径流量,依据龙门、华县、河津、状头四站多年年均径流量为基础,具体分析1960~2007年黄河上中游径流量丰枯的变化情况,获得1969~1982年和1985~2007年两个连续枯水段确实存在。从连续枯水长短和程度来看,1985~2007年居黄河上中游538年中11个连续枯水段之首。得到黄河上中游水文周期平均在70~80年之间的结论。
毕慈芬郭岗沈梅常照波王金花
关键词:黄河上中游
黄土高原不同尺度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作用定量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本文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尺度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水保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大于坡面措施本身的减沙作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尺度典型流域,因坡面措施拦蓄导致坡面径流不下沟可以减轻沟蚀量55%。在大尺度典型流域,坡面措施多年平均减轻沟蚀量是坡面措施本身减沙量的1.11~1.25倍;占流域水保措施多年平均总减沙量的29%。进行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保措施蓄水减沙效益计算,应该考虑坡面措施减轻沟蚀的作用。
冉大川赵力毅张志萍罗全华
关键词:坡面措施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沙响应研究方法改进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的发展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着重分析了研究及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①在利用"水文法"计算减洪减沙效益时,应针对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别建立降雨产洪产沙模型;②在利用"水保法"计算减洪减沙效益时,应加强坡面治理对沟道侵蚀的影响研究;③进一步研究淤地坝的减蚀作用;④继续改进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方法。
张攀姚文艺冉大川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沙变化黄河
大理河流域坝库工程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治理前后流域降雨产流产沙关系的变化情况,采用类比分析法研究了大理河流域坝库工程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理河流域年降雨量与洪水量、汛期降雨量与洪水输沙量呈幂函数关系;在只有坝库工程作用时治理后与治理前相比,相同年降雨量对应的产洪量减少了约800万m3,相同汛期降雨量对应的洪水输沙量减少了约1 000万t;坝库工程的减沙作用巨大,但仅靠坝库工程减沙不能一劳永逸,在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的同时,坡面治理不能放松。
冉大川李占斌郭聪李鹏申震洲
关键词:产流产沙
大理河流域水沙变化重要问题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基于水文统计的冥函数型经验模型或线性模型等,对大理河流域水沙关系、减沙效益与林草措施占比和坝地配置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80年代流域暴雨洪水关系散乱,90年代以来暴雨洪水关系密切,近期暴雨产洪水平明显降低;流域洪水泥沙关系非常密切,不同年代没有发生趋势性的改变;80年代以来,流域年平均来沙系数呈明显的增大趋势,近期有所减小;现状治理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林草措施占比呈明显的正比关系;减沙效益的大小不仅与林草措施占比有关,更与林草措施质量及配置部位密切相关;现状治理条件下取得最大减沙效益的坝地最优配置比约为4.2%。
冉大川张志萍耿勃罗全华申震洲
关键词:水沙关系减沙效益
黄河中游典型区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量分析
2008年
对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及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规划的2010年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量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结果表明:①2010年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总量约为15.2亿m3,其中坝地蓄水量占71.9%;2010年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总量为2.76亿m3。②2010年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水文水资源效应为地表截流能力提高12.8亿m3、潜水蒸发量增加1.9亿m3、降水入渗量增加0.9亿m3、广义水资源量增加43.5亿m3、不重复水资源量增加1.9亿m3、狭义水资源量减少14.2亿m3。③2010年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水文水资源效应为地表截流能力提高2.3亿m3、潜水蒸发量增加0.3亿m3、降水入渗量增加0.2亿m3、广义水资源量增加7.9亿m3、不重复水资源量增加0.3亿m3、狭义水资源量减少2.6亿m3。
冉大川王昌高董飞飞黄静李莉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蓄水量水文效应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黄河中游
泾河流域来沙系数变化与响应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对泾河流域水沙搭配关系、来沙系数及其变化、来沙系数与降雨之间关系、来沙系数与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效益之间关系及其响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泾河张家山水文站年最大洪水的水沙搭配关系为高含沙水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流域的水沙搭配关系更不协调。流域3个主要水文站自1988年以来年平均来沙系数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流域最大洪峰来沙系数和最大日平均来沙系数均与流域最大1日降雨量呈反比例幂函数变化关系;来沙系数随着降雨的增大而减小。流域治理后年均减沙效益和年平均来沙系数关系具有明显的分区规律;两个区单位减沙效益的年平均来沙系数几乎相等;年平均来沙系数对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响应非常明显。但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单位减沙效益的年平均来沙系数影响不大。
冉大川郭宝群张晓华王昌高董飞飞
关键词:泾河流域来沙系数
黄河中游淤地坝淤积泥沙级配组成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对黄河中游右岸皇甫川等4条一级支流36座淤地坝淤积物钻孔取样资料和原生土取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淤积泥沙粒径的纵向分布总体上呈现出由坝尾到坝前逐渐变细的规律;4条支流淤地坝拦减粒径d≥0.05mm和d≥0.1 mm粗泥沙含量所占百分数大小为窟野河>皇甫川>秃尾河>佳芦河;淤地坝拦减粗泥沙效果显著,淤积物中d≥0.05 mm和d≥0.1 mm的粗颗粒含量与流域原生土粗颗粒含量成正比,即入库的粗颗粒含量越多拦的粗泥沙也越多;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存在着"多来多淤、多淤多粗"的规律。同时,得到了窟野河和皇甫川两流域淤地坝淤积物平均中值粒径d50淤和原生土平均中值粒径d50原的线性关系式。
毕慈芬左仲国冉大川沈梅王略
关键词:淤地坝粗泥沙泥沙级配黄河中游
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对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降雨—产洪产沙—淤地坝拦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不同年代淤地坝拦沙量与降雨因子的响应关系式及其阈值;从实用角度给出了淤地坝年拦沙量的预估公式;简析了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的尺度关系。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淤地坝年拦沙量大于阈值1000万t/a对应的降雨阈值分别为最大1日降雨量大于40 mm、汛期降雨量大于350 mm和年降雨量大于450 mm;黄河中游地区不同空间尺度流域的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均呈正比关系。随着流域空间尺度(面积)的减小,淤地坝减蚀量占拦沙量的比重呈增大趋势。
冉大川李占斌申震洲曾茂林
关键词:淤地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