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151)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6
相关作者:饶志国贾国东张晓许元斌朱照宇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植物
  • 3篇同位素
  • 3篇陆地植被
  • 2篇气候
  • 2篇温度
  • 2篇表土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有机碳同位素
  • 1篇有机质碳同位...
  • 1篇粘土
  • 1篇正构烷烃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盆地
  • 1篇剖面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条件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饶志国
  • 4篇贾国东
  • 4篇张晓
  • 3篇朱照宇
  • 3篇许元斌
  • 2篇薛骞
  • 2篇王素萍
  • 2篇陈发虎
  • 1篇吴翼
  • 1篇李朝柱
  • 1篇刘小康
  • 1篇张家武
  • 1篇赵艳
  • 1篇张平宇
  • 1篇强明瑞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环北太平洋地区现代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与气候条件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按照一个统一的方法,即以?24‰和?14‰作为纯C3和纯C4植被下表土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δ13CTOC)的端元值,利用来自环北太平洋地区的中国东部、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大平原地区的表土δ13CTOC数据,估算了这3个区域现代植被中C3和C4植物的相对生物量贡献比例,并和这3个区域相应的主要气候因素(年均温和年降水量)进行了对比,进而探讨了现代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条件对C4植物生物量贡献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即使温度条件满足C4植物生长的需要,随着温度的进一步上升,降水量应相应的下降,C4植物方能保持其优势地位.这一结果与对现代C4植物种属地理分布调查获得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从而,这一结果为上述区域过去地质历史时期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记录的古环境解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饶志国朱照宇贾国东陈发虎BARTON Loukas张家武强明瑞
关键词:有机质碳同位素气候因素温度降水
末次冰期以来全球陆地植被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时空变化基本特征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被引量:17
2012年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而言,温度还是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不同的认识.由于具体的研究区域,温度和降水的变幅相对有限,且经常协同变化,因此从更广阔的空间尺度来对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或许可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对全球末次冰期以来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记录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即:除地中海式气候地区外;在高纬度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均以C3植物占绝对优势;在中纬度地区,末次冰期至全新世,C4植物相对丰度上升;而低纬度地区,末次冰期至全新世,C4植物相对丰度下降.结合现代过程研究结果,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陆地植被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驱动机制,认为在末次冰期以来的大气CO2浓度背景下,温度是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首要控制因素,温度条件满足之后,则水分条件成为主要控制因素.这些认识对于将来获得的更高分辨率的过去C3/C4植物相对丰度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解译,以及在可靠的温度和大气CO2浓度背景条件下,理解更长时间尺度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驱动机制,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饶志国陈发虎张晓许元斌薛骞张平宇
关键词:末次冰期以来温度
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正构烷烃分子记录被引量:18
2010年
对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的克鲁克湖钻孔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详细定量分析。根据正构烷烃P_(aq)指数和叶蜡烷烃平均链长(ACL_(27~33))等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湖区过去12k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在9kaB.P.之前的早全新世气候干旱,9~6kaB.P.是整个全新世相对最湿的阶段,6kaB.P.之后气候又逐渐趋向于干旱,但干旱程度要弱于早全新世。这一全新世气候变化样式与受西风影响的亚洲内陆干旱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样式基本一致,但与同一钻孔沉积物中CaCO_3含量和孢粉A/C值所重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6kaB.P.以后的重建结果。我们推测,6kaB.P.后,禾本科植物在湖盆周围植被中的比例显著增加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本工作表明,在古环境重建中,采用多指标相,互相验证,互相补充,会有利于获得更准确、更详细的古植被及古气候变化历史。
王素萍贾国东赵艳饶志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正构烷烃全新世古气候
长链正构烷烃主峰碳数作为判别草本和木本植物指标的讨论:来自表土和现代植物的证据被引量:10
2011年
对我国范围内上百个表土的长链正构烷烃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其中62个为本项研究所获得),发现尽管上覆的现代植被类型具有很大差别,但表土中高等植物来源的长链正构烷烃主要以n-C29和n-C31为主峰.同时,对文献中报道的超过300种现代植物长链正构烷烃研究结果的统计表明,无论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还是灌木植物,其长链正构烷烃同样主要以n-C29和n-C31为主峰.综合对现代植物以及表土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表土中长链正构烷烃分子分布特征与来源植被之间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一种简单的模式来确定.
饶志国吴翼朱照宇贾国东HENDERSON Andrew
关键词:表土现代植物
华北草地生态群落下表土中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
2011年
为了查明单一生态系统下表土中高等植物来源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Dn-alkanes)的变化特征,从华北张家口市万全县大麻坪玄武岩风化壳随机采集了12个表层土壤样品,用来分析其长链正构烷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单体碳(■13Cn-alkanes)、氢同位素,同时分析了其总有机质碳同位素(TOC,■13CTOC)变化.结果表明■13CTOC和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的4个代表性的占优势地位的长链正构烷烃(n-C27,n-C29,n-C31,n-C33)的■13Cn-alkanes在这12个样品中都非常稳定,仅有很小的变化幅度,这两类碳同位素数据均表明其上覆植被的光合作用类型构成非常均一,可以视为由纯C3草本植物构成.相应的这4个主要长链正构烷烃的■Dn-alkanes变化幅度比较大,整体而言,相对丰度越高的同族体分子,其■Dn-alkanes更为偏负,且其变化幅度更小.然而,这4个主要长链正构烷烃加权平均■Dn-alkanes值约30‰的变化幅度小于先前研究当中报道的同一地点不同现代陆生C3草本植物之间长链正构烷烃■Dn-alkanes值的变化幅度,甚至小于同一植物种长链正构烷烃■Dn-alkanes值的季节变化幅度.由于表土和沉积物中长链正构烷烃来源上的相似性,即它们都来源于多种植物的混合,因此,我们的结果对于沉积物,尤其是其有机质为原地植物来源的陆相沉积物的长链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水文信息的精确解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饶志国朱照宇贾国东张晓王素萍
关键词:表土
黄土高原地区晚中新世以来陆地植被C_3/C_4植物相对丰度演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晚中新世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演化历史是国际地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也有数个剖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然而基于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在C4植物扩张开始的时间、过程、区域和全球一致性、C4植物相对丰度的空间梯度等主要的地质历史事实以及该区域C4植物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表明了代用指标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来自动物化石的碳同位素研究结果与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结果同样差异比较大,认为直到第四纪时期,C4植物才成为区域植被当中一个重要组分。从代用指标可靠性以及时间分辨率2个方面考虑,建议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大力加强有机质碳同位素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查明黄土高原地区晚中新世以来C4植物扩张的历史和可能的驱动机制。
李朝柱张晓许元斌饶志国
关键词:黄土高原晚中新世以来碳酸盐动物化石
西峰红粘土/黄土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研究的初步结果被引量:12
2012年
目前,全球各主要大陆区域都利用各种地质材料和代用指标开展了晚中新世以来陆地植被当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研究^[1-13],其中来自青藏高原南部巴基斯坦Siwalik地层的研究结果最为引人注目,来自成壤碳酸盐^[2]、动物化石^[3-5]、土壤有机质^[6]、陆生高等植物来源正构烷烃碳同位素^[7]的研究结果均表明该区域7-5Ma期间存在一个由C3植物占据优势地位到由C4植物占优势地位的明显生态转型。
饶志国张晓薛骞许元斌刘小康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黄土剖面红粘土青藏高原南部C4植物陆地植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