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50075)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胥方元蹇睿李卫平王江林郭声敏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炎
  • 5篇骨关节
  • 5篇骨关节炎
  • 4篇电针
  • 4篇膝骨
  • 3篇蛋白
  • 3篇软骨
  • 3篇膝骨关节
  • 3篇膝骨关节炎
  • 2篇蛋白酶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软骨细胞
  • 2篇细胞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四川省泸州医...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泸州市人民医...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胥方元
  • 3篇李卫平
  • 3篇蹇睿
  • 1篇谢羽婕
  • 1篇刘曦
  • 1篇王江林
  • 1篇刘兆丰
  • 1篇熊林波
  • 1篇张弛
  • 1篇郭声敏
  • 1篇魏苗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针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正常组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制作KOA模型,电针治疗组电针治疗14d。分别观察各组兔造模结束和治疗后左膝关节冲洗液中IL-1β含量变化,治疗后各组兔左股骨内侧髁软骨MMP-1表达的变化。结果:采用放免法行关节冲洗液IL-1β含量测定,造模结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组间比较,其后两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组间比较,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治疗结束后软骨免疫组化法MMP-1测定,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的MMP-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MMP-1阳性率高于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治疗KOA,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电针使KOA关节中细胞因子IL-1β和软骨中MMP-1的含量减少,从而降低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降解,促进新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合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经气运行,从而有利于关节渗出液吸收,促进软骨的修复。
李卫平胥方元蹇睿王江林
关键词:电针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
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KOA模型。喂养6周后,电针组电针治疗10d。各组均取股骨内侧髁软骨,观察软骨细胞及MMP-13的变化。结果:按Mankin评分比较软骨结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MMP-13未检出,模型组MMP-13检出率较高,电针治疗组MMP-13检出率下降。MMP-13在K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促使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重新排列,减少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对OA治疗有一定作用。
蹇睿胥方元李卫平郭声敏
关键词:电针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白细胞介素家族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女性多于男性。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而临床治疗也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很难阻止OA的进程。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在OA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是关键性因子之一,而以白细胞介素作为研究对象也是近些年针对OA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了解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
熊林波张弛谢羽婕胥方元
关键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膝骨关节炎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现阶段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亦缺乏真正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仍以动物实验为主,其关键是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用于膝骨关节炎研究的实验动物多种,造模方式多样,且各具优缺点。在进行动物实验前,应结合研究目的、模型特点综合考虑。本文就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军彭峥刘兆丰胥方元(审校)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个多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病,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OA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显得非常紧迫,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OA病理机制、治疗及预防的必要手段。
魏苗胥方元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公共卫生问题老龄化社会病理机制
电针刺激对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SIRT1及p5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对膝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1 (SIRT1)及p53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实验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养,无特殊干预;采用石膏固定法将模型组、电针组实验兔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6周制成OA模型。制模结束后解除石膏固定,将电针组实验兔绑于治疗台上给予电针刺激,连续治疗16 d;模型组仅固定于治疗台上且不给予电针刺激。待实验结束后按照Mankin评分标准分别对3组实验兔关节软骨肉眼观、光镜下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进行计分;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细胞SIRT1及p53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结果 电针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分级、大体形态Mankin评分及HE染色各项Mankin评分均明显优于模型组水平(P<0.05);3组实验兔软骨细胞中均检测到SIRT1及p53表达;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电针组比较,其SIRT1灰度值明显增高(P<0.01),p53灰度值明显降低(P<0.01),表明模型组SIRT1表达较电针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53表达较电针组、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电针干预能有效改善膝OA病理表现,可能与上调软骨细胞SIRT1、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再生等多重途径有关。
虞记华艾海波彭娟张弛胥方元
关键词:电针软骨
两种治疗方法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MMP-1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超声波及电针治疗对兔膝骨关节炎(KOA)软骨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超声波组和电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左膝伸膝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制作KOA模型。模型成功后,超声波组实施3MHz脉冲式超声波治疗;电针组取梁丘、足三里(后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疏密波刺激,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后4组大耳兔均处死,光镜下观察左膝股骨内侧髁软骨及基质的HE染色改变,采用Mankin’s评分;免疫组织化学MMP-1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超声波组和电针组软骨及基质Mankin’s评分均明显升高(0.10±0.32与9.90±1.73、4.81±1.23、5.03±1.20,P<0.01),MMP-1表达也明显升高(13.89±3.10与54.65±9.27、31.64±6.69、34.87±4.23,P<0.01)。与模型组比较,超声波组和电针组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超声波组与电针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和电针治疗均能降低KOA兔软骨中MMP-1的表达,达到治疗KOA的作用。
李卫平胥方元蹇睿刘曦
关键词:骨关节炎超声波电针MMP-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