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0331)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健罗志强张沛荣梁清梁宇强更多>>
- 相关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IS监测调控依托咪酯输注技术用于肿瘤根治术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BIS监测调控依托咪酯输注技术在肿瘤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完善肿瘤根治技术中麻醉监测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ASAI-Ⅲ级,胸腔、腹腔、盆腔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精神病、高血压病人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组各30例。用Philips MP50监护仪。对照组只用常规监测,BIS组用常规加BIS监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麻醉。结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BIS进行监测效果良好,有利于手术过程中对依托咪酯输注的调控。
- 吴春林李冬生彭艺颜水娣唐辉文张军昌张天明
- 关键词:BIS监测依托咪酯输注肿瘤根治术
-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手术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肢骨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锁骨上臂丛定位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对照组选择和传统手法解剖学定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显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操作时间、麻醉显效时间分别为(192.5±23.86)s,(10.45±2.39)min,较对照组的(227.75±26.18)s,(15.36±4.85)min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4,P1=0.015;t2=6.28,P2=0.022);2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P=0.041);3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例并发皮下血肿,1例药物毒性反应,1例交感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P=0.04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显效快、持续时间长,麻醉优良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莫志伟黄武生李西彭家彪蒋明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臂丛神经阻滞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78例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首先胸腔镜游离胸部食管,再次以腹腔镜游离胃,腹部辅以小切口提出胃,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在左颈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对照组39例采取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分别为(246.58±120.82)m L、(13.08±4.51)d、(7.96±1.52)d,与对照组(329.45±142.01)m L、(23.49±10.36)d、(13.02±12.47)d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8.2%比较显著较低(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安全可靠,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更佳,且随访结果良好,但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干预。
- 梁宇强蔡瑞君黄健梁清罗志强张沛荣
- 关键词:食管癌胸腔镜腹腔镜颈部吻合
- 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实际术式分成研究组(A组,n=50)和对照组(B组,n=40)。B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方案,A组采用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术程、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创口直径、总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记录其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转移或复发率及病死率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术程、术中失血量、创口直径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A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为期12个月的随访中,A组患者病死率为4.0%,与B组的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复发/转移率为24.0%,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均显著低于B组的47.5%和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予以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病灶清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梁宇强王茂生黄健梁清罗志强张沛荣刘文健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