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GXNSFA013236)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红陈小刚朱志强吕春燕赖克道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组不同经典穴组对腹针治疗脾虚证作用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引气归元"穴组、"调脾气"穴组及"腹四关"穴组3组经典穴组运用腹针治疗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脾虚证患者,按"引气归元"穴组、"调脾气"穴组及"腹四关"穴组分为3组经典穴组,运用腹针治疗脾虚证。结果:临床症状及唾液负荷分泌水平均有改善(P<0.05),但"引气归元"穴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86%、80.5%。结论:腹针"引气归元"经典穴组治疗脾虚证效果佳,操作简单,可作为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
- 陈红陈小刚朱志强吕春燕张婷婷
- 关键词:脾虚证腹针
- 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20例、体针对照组20例和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腹针治疗组对脾虚证主症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等有明显疗效,腹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优于体针对照组(P﹤0.05),与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相近(P>0.05)。该法对脾虚证舌象、脉象、红细胞及血色素、唾液负荷分泌水平亦有改善作用。结论: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 陈红陈小刚朱志强吕春燕赖克道
- 关键词:脾虚证腹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