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RC2007004)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凌云冯学兵张华勇王丹丹华冰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自身免疫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干细胞
  • 2篇性疾病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自身免疫性疾...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调节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疾病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间质干细胞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9篇孙凌云
  • 4篇冯学兵
  • 3篇华冰珠
  • 3篇王丹丹
  • 3篇张华勇
  • 2篇王红
  • 2篇刘布骏
  • 2篇张继云
  • 1篇李荣良
  • 1篇汤郁
  • 1篇姜波
  • 1篇刘蕊
  • 1篇黄静
  • 1篇侯亚义
  • 1篇曾小峰
  • 1篇顾菲
  • 1篇林静
  • 1篇陈海凤

传媒

  • 8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5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类白细胞抗原-G免疫调节与自身免疫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是一种非经典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能够通过与抑制性受体结合作用,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自HLA—G首次发现于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细胞,已从母胎免疫耐受逐渐扩展到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自身免疫病等许多领域。本文就HLA-G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自身免疫病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陈海凤孙凌云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免疫调节自身免疫病
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0年
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transmembrane activator and calcium-modulator and cyclophilin ligand interactor,TACI)是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信号的一个负向调节受体,对于调节B细胞数量和动态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张继云孙凌云
关键词:B细胞激活因子自身免疫性疾病亲环素生物学作用CYCLOPHILIN配基
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树突状细胞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索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在韦格纳肉芽肿病(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C)上的表达有无异常。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活动期、非活动期、各治疗组WG患者外周血各免疫细胞、DC及DC样单核细胞表面PAR-2蛋白的表达。采用双尾Mann Whitney非参数t检验。结果 PAR-2在W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及DC上的表达与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DC样单核细胞CD14^+CD16^+(t=3.823,P=0.004)和CD64^+CD16^+(t=2.652,P=0.024)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活动期WG患者外周血PMN(t=2.690,P=0.013)、单核细胞(t=1.668,P=0.047)、淋巴细胞(t=1.742,P=0.038)、BDCA3^+DC(t=2.582,P=0.016)、CD11c^+DC(t=1.828,P=0.044)和CD14^+CD16^+(t=3.419,P=0.002)和CD64^+CD16^+(t=3.494,P=0.005)单核细胞上PAR-2的表达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治疗组WG患者上述细胞PA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2在DC、DC样单核细胞及免疫细胞的表达与WG的发病发展相关。不同药物对PAR-2表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姜波华冰珠孙凌云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韦格纳肉芽肿病PAR-2
微小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目前已鉴定出8000余种miRNA,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病毒,在人类miRNA的种类也超过800种,调控着近1/3的基因表达。miRNA不仅在造血、细胞增殖与凋亡、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显示miRNA还参与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
刘蕊孙凌云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微小RNAMIRNA小分子RNA机体免疫系统组织分化
干扰素指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活动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选择5个干扰素诱导基因人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l);2′,5′-寡腺苷酸样合成酶(OASL);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α-干扰素诱导蛋白15(ISG15)、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LY6E)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候选基因进行表达研究并探讨干扰素诱导基因在SLE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SLE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8例SLE患者、5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6名健康者外周血细胞,提取RNA,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检测,观察各组间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及各组间干扰素(IFN)指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软件评价干扰素诱导基因在SLE诊断中的价值,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干扰素指数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标[SLEDAI积分和尿蛋白定量(24h)]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细胞MX1、OASL、OAS1、ISG15、LY6E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②SLE患者干扰素指数(17.9±29.1)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3.0±8.1)和健康对照组(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直均〈O.01)。③在SLE诊断中,干扰素指数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为0.846,当干扰素指数取2.56时,对SLE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6.3%。④SLE患者干扰素指数水平与SLEDAI积分(r=0.256,P〈0.01)和尿蛋白定量(24h)水平(r:0.337,P〈0.01)呈显著正相关。⑤合并肾脏损害的SLE患者、抗Sm与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干扰素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干扰素诱导基因MX1、OASL、OAS1、ISG15和LY6E在SLE患者中呈高表达,干扰素指数的升高对于SLE的诊断及疾病活动性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张继云黄静李荣良孙凌云冯学兵
关键词:红斑狼疮基因表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46岁。因“反复面部红斑18年,全身皮疹伴发热1周”于2009年8月1日入院。患者18年前出现面部红斑,多关节肿痛,脱发,雷诺现象,尿蛋白(++),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给予泼尼松、环磷酰胺(CTX)、硫酸羟氯喹治疗,蛋白尿消失。
顾菲冯学兵王丹丹张华勇叶圣勤胡祥孙凌云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ERYTHEMATOSUS抗SM抗体阳性面部红斑
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例难治性PM/皮肌炎患者经静脉输注异基因骨髓或脐带来源MSC,评价患者移植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手工肌力评分(MMT8)等实验室及临床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异基因MSC移植后随访6~12个月。5例患者移植后1周血清CK值由移植前(1681+430)U/L下降至(886~248)U/L(P〈0.05),移植后2周(474+61)U/L、1个月(293-+89)U/L、3个月(202±70)和6个月(175-+46)U/L继续下降,与移植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在随访9个月时病『青复发,血清eK上升。MMT8在移植后1个月67+3、3个月64+10、6个月64+4均显著上升,与移植前45±14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戍0.05)。所有患者移植后2周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用量较移植前显著减少[(18±6)mg与(34±15)mg,P〈0.05]。2例以肺间质病变为主的患者,移植后临床症状缓解、肺部高分辨率CT显示间质性肺炎明显改善。1例以皮肤难治性溃疡为主的皮肌炎患者,移植后溃疡明显愈合。所有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异基因MSC移植治疗PM,皮肌炎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汤郁王丹丹张华勇冯学兵华冰珠刘布骏王红孙凌云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间质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调节性T细胞(regalatorg Tcell,Treg)是体内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特殊T细胞群,根据其产生和表型分为不同的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文中对不同Treg亚群的特征、作用及其与SLE发病机制的关系做一综述。
林静孙凌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UC—MSCs移植治疗12例SLE患者,评价患者移植前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UC~MSCs移植后,12例SLE患者随访1~26个月。移植后1个月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由(18±4)分降低为(10+4)分(12例,P〈0.01),3个月时持续降为(7±4)分(9例)。UC—MSCs移植后1个月尿蛋白定量(24h)由(3359±1248)mg降低为(2103_+749)mg(9例,P〈0.01),移植后3个月[(1427±616)mg与(3342±1333)mg,8例,P〈0.01],2例患者随访至26个月尿蛋白持续下降。5例肾功能不全者血清肌酐由移植前(416±250)μmol/L降至移植后1个月(264±119)μmol/L(P〈0.05);移植后3个月降至(226±103)μmol/L,与移植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低蛋白血症患者移植后1个月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24±4)g/L与(29±3)g/L,P=0.01],3个月上升至(30±4)g/L。4例患者移植后血小板显著上升,3例患者移植后血清补体C3升高。所有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UC—MSCs移植治疗重症SLE安全有效,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王丹丹张华勇冯学兵华冰珠刘布骏王红叶圣勤胡祥曾小峰侯亚义孙凌云
关键词:红斑狼疮间质干细胞脐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