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00)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宛晓春张正竹宁井铭王胜鹏陈键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培养基中添加相关外源物对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以龙井43的嫩叶等为材料,考察在培养基中添加茶氨酸合成前体物、代谢中间物及NO供体硝普钠对愈伤组织中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并研究水培苗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硫酸铵对茶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25 mmol/L的盐酸乙胺可促进茶氨酸的合成,特别是在培养的第6-12天,愈伤组织中茶氨酸的含量增加明显,培养至第12天时,茶氨酸的含量最高,为108.96μmol/g(以干质量计),是对照的7.72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低浓度的谷氨酰胺、丙氨酸及谷氨酸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愈伤组织中的茶氨酸含量,其中添加5 mmol/L的谷氨酰胺时增加最为明显,茶氨酸含量是对照的近7倍;培养基中添加0.05或0.075 mmol/L的硝普钠时,茶氨酸的含量有所增加,但总体水平较低。水培苗营养液中添加硫酸铵至100 mg/L时,茶苗培养3 d时的茶氨酸含量是对照的2.25倍。
- 史成颖徐乾金璐杨华张正竹宛晓春
- 关键词:茶氨酸愈伤组织前体物硝普钠水培
- 茶氨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类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
- 陈林宛晓春陈键张应根
- 关键词:茶学茶氨酸生物合成
- 文献传递
- 不同储存年份普洱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鉴别普洱茶年份的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比较了不同年份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红外特征谱的异同。研究表明,两种普洱茶的红外光谱波形相似,但由于陈化时间不同,内含化学成分存在着差异,它们具有各自的红外特征谱。同时,普洱茶的陈化程度与红外特征谱的1 120~1 570cm-1和400~853 cm-1两个波数间吸收峰的强度和峰形密切相关。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不同陈化程度的普洱茶进行鉴别,这为普洱茶年份的快速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 宁井铭张正竹王胜鹏宛晓春曾新生
- 关键词:普洱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茶氨酸酶促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本文对茶氨酸酶促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茶氨酸微生物合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陈林张正竹陈键张应根宛晓春
- 关键词:茶氨酸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