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0124002)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江大勇孙作玉季承周敏郝维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0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三叠
  • 10篇三叠世
  • 8篇中三叠世
  • 6篇动物群
  • 6篇古环境
  • 5篇微相
  • 4篇地层
  • 4篇三叠统
  • 3篇三叠纪
  • 3篇下三叠统
  • 2篇早三叠世
  • 2篇同位素
  • 2篇前肢
  • 2篇化石
  • 2篇法郎组
  • 2篇巢湖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定年
  • 1篇动物群化石
  • 1篇牙形石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3篇江大勇
  • 10篇孙作玉
  • 5篇季承
  • 5篇周敏
  • 4篇郝维城
  • 3篇付宛璐
  • 3篇孙元林
  • 3篇张钰莹
  • 2篇何治亮
  • 2篇高波
  • 1篇李美铮
  • 1篇刘忠宝
  • 1篇聂海宽
  • 1篇刘楚雄
  • 1篇鲁昊
  • 1篇尹超
  • 1篇张璇
  • 1篇李志广

传媒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贵州省中三叠世胡氏贵州龙(爬行纲:鳍龙超目)头骨μCT扫描数据集被引量:1
2021年
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是一种产自贵州省兴义市及其邻区的中三叠世拉丁期法郎组竹竿坡段的小型鳍龙类。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与命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也是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报道,对于理解鳍龙类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供一件胡氏贵州龙归入标本(GMPKU-P-3406)头骨的高精度X射线CT扫描数据集,包括CT原始图片数据,拼合的完整头骨图像堆栈,3D pdf,视频和可用于3D打印的stl格式文件。CT原始图片数据和拼合的完整头骨图像堆栈有助于鳍龙类形态学和系统学的进一步研究。3D pdf,视频和基于stl文件打印的3D模型可用于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科研、教学、科普和文创。
殷亚磊周敏鲁昊
关键词:三叠纪头骨
盘县-罗平动物群--中三叠世初期生物复苏、辐射的标志性生物群被引量:7
2014年
中国贵州、云南地区发现的盘县动物群和罗平动物群中保存了数量丰富、完整精美且具有较高分异度的海生脊椎动物化石并伴生多门类无脊椎动物化石,是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后,生物圈复苏和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进入快速和全面辐射时期的标志。对这两个动物群的时代、地理、地层与生物组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后发现,盘县动物群与罗平动物群均产自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且同处于牙形石Nicoraella kockeli带,时代均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早期,但同名带内牙形石面貌、地层分布特征及形态演化等存在差异。盘县动物群与罗平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类的多样性组成在科级别的分类单位上比较相似,但在属级别的分异度上略有差异,盘县动物群的组成分子比罗平动物群更加原始,且具有一些后者没有的较原始的形态类型。罗平动物群中的鱼类和节肢类的丰度和分异度均显著高于盘县动物群,从这点来看,罗平动物群的环境中有机质更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反映其陆源补给更加充足,与盘县动物群相比可能离岸更近。
尹超郝维城季承江大勇孙作玉
关键词:生物地层海生爬行动物中三叠世
贵州中三叠世盘县动物群比耶鱼属未定种的发现及其意义
2016年
记述采集自贵州省盘县中三叠统安尼阶关岭组上段盘县动物群的一件仅残存尾部的比耶鱼标本。这是比耶鱼在该动物群的首次报道,也是目前比耶鱼在中国地质时代最早的化石记录。依据标本个体大、仅尾上叶及尾柄后缘背侧覆盖有狭长条状且缺失硬鳞质的鳞片、尾部发育单个愈合的神经棘和脉棘、尾鳍背缘棘鳞发育等特征,将其归入比耶鱼属。同时,该标本以个体更大(推测身长超过2 m)、尾下骨更多(9根)、尾下叶棘鳞发育以及上、下叶外缘交角超过70°等特征,不同于已报道的其他比耶鱼物种。但是,考虑到标本信息有限,暂定为比耶鱼未定种Birgeria sp.。比耶鱼是仅见于三叠纪海洋中的全球性分布的大型肉食鱼类,其在盘县动物群中的首次发现丰富了该动物群鱼类多样性,增加了其群落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基于当前化石发现的情况,认为比耶鱼在东特提斯生物区(中国)较西特提斯生物区的出现可能更晚,前者最早的化石记录见于中三叠世安尼期,而后者最早见于早三叠世史密斯亚期。
蒋里倪培刚孙作玉江大勇
关键词:中三叠世
贵州兴义含兴义动物群下部组合的地层对比被引量:1
2019年
贵州省兴义市周边中三叠统埋藏有丰富的兴义动物群化石,但由于详细的地层学工作不足,导致长期以来难以从实证的角度对这一动物群的古环境、古地理背景进行探讨。本研究对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剖面和义龙试验区顶效镇浪幕山剖面含兴义动物群下部化石组合的层段按自然层进行连续发掘,并通过详细的地层测量和岩石微相分析对两个剖面相关层段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进而比较该动物群在区域内的古环境特征。通过岩石微相分析,本研究将两个剖面划分出9种微相类型。根据沉积相序列划分的旋回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以及化石组合特征的对比,推断这两个剖面可以对应,具有等时性。浪幕山剖面的第192和183自然层分别对应泥麦古剖面的第22和35自然层。通过对上述微相建立相组合,在两个剖面中划分出局限海浅潮下带、深潮下带和台内盆地环境。同时期内顶效地区水体相对较深,乌沙地区水体环境相对更浅。综合而言,以兴义动物群下部化石组合为代表的海生动物类群曾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和边缘。
柴珺倪培刚周敏鲁昊孙作玉江大勇
关键词:微相古环境中三叠世
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含巢湖龙动物群地层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安徽巢湖地区在早三叠世斯帕斯亚期经历了从深水盆地到外缓坡两种环境的海退过程。利用稳定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对巢湖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上段含巢湖龙动物群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巢湖龙动物群化石产出层段地层所反映的沉积环境背景。马家山剖面南陵湖组中段及上段δ13C值变化范围在-7.312‰~3.936‰之间,变化幅度为11.248‰,平均值-0.857‰。碳同位素与生物初级生产力成正比,南陵湖组中上段稳定碳同位素曲线大幅度负漂移,说明早三叠世海洋生物量稀少,生物初级生产力较低。同时,研究区δ18 O值变化范围在-12.081‰^-3.545‰之间,变化幅度为-8.536‰,平均值-6.598‰。氧同位素与古海水温度成反比,δ18 O值普遍偏低,很可能说明斯帕斯亚期延续了斯密斯亚期末期海水的高温度。综合巢湖地区马家山剖面南陵湖组中段及上段地层沉积特征及稳定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分析出巢湖龙动物群生活在安静的外缓坡—深水盆地,生物初级生产力较低且海水温度总体偏高的环境中。
张钰莹江大勇何治亮高波李玉超
关键词:巢湖下三叠统碳氧同位素古环境
贵州兴义中三叠世胡氏贵州龙形态特征及生殖方式初探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两件胡氏贵州龙标本进行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和解剖学对比,确认标本中所有个体均具有颞孔小、眼孔大、肋骨粗肿、尺骨异常宽阔等典型特征,并对胡氏贵州龙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通过骨块测量数据,可鉴定出3个成年个体的性别和1个幼体的个体发育阶段。结合古地理和胚胎保存信息,认为胡氏贵州龙的生殖方式可能是胎生,但尚不能完全排除卵胎生的可能性。
付宛璐张璇季承江大勇孙作玉郝维城
关键词:个体发育生殖方式中三叠世
安徽早三叠世巢湖龙前肢比较及分类学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由于标本少和保存情况不好等原因,对巢湖龙(Chaohusaurus)解剖学特征缺少详细描述,安徽地区巢湖龙的种级分异尚存争议。经过对比研究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的采自安徽巢湖的鱼龙标本与相关模式标本,基于骨骼形态及腕骨骨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标本分为两类。将研究标本及相关模式标本等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类群。将前肢骨骼数据作图,显示存在两条生长序列,该结果推翻了之前的巢县陈氏龙和小巧陈氏龙均为龟山巢湖龙后出同物异名的结论。据此推断,巢湖马家山地区的巢湖龙可能存在两个物种。厘清巢湖龙的种间关系有助于全球早三叠世原始鱼龙类的对比研究,并对探讨鱼龙的早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敏
关键词:早三叠世
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原始鱼龙类的结构和行为特征及其对鱼龙类起源研究的启示被引量:4
2016年
鱼龙类(Ichthyosaurs)起源于早三叠世晚期,以往发现的鱼龙类已高度适应水生生活,其身体结构无任何能将其与可能的陆地祖先相联系的陆生适应特征。针对近年在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采集的柔腕短吻龙(Cartorhynchus)和含胚胎巢湖龙两件鱼龙类标本,通过对柔腕短吻龙的荐前椎数目(31节)、吻长与头骨长之比(0.35)、前肢长与荐前椎长之比(0.45)的研究以及与后期鱼龙类相关数据和骨骼形态学的对比,认为柔腕短吻龙结构更为原始,可两栖生活。结合对早三叠世含胚胎巢湖龙、侏罗纪含胚胎狭翼鱼龙幼体保存情况的对比分析,认为巢湖龙虽比柔腕短吻龙身体结构更进化,且完全适应水生生活,但其生殖行为仍然保持陆生爬行动物头位胎生的特征。鱼龙类在其陆地祖先逐渐演化至适应水生生活的过程中,结构的适应性特征(如肢体的鳍状化、吻部的增长等)和行为特征(如生产方式的变化)的变化不同步,前者的改变更早。
鲁昊季承倪培刚周敏付宛璐
关键词:鱼龙类早三叠世
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上段微相及古环境初探被引量:8
2016年
结合野外剖面实际观察、测量、岩石取样和室内工作,对巢湖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段及上段地层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古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探讨地层所反映的沉积环境背景。通过对670个岩石薄片的镜下观察,识别出了6种微相:MF1均质泥质泥晶灰岩微相、MF2水平纹层状泥晶灰岩微相、MF3含少量生物碎屑的泥晶灰岩微相、MF4含内碎屑和灰岩卵石的泥晶灰岩微相、MF5瘤状含丰富生物碎屑的泥晶灰岩微相、MF6泥(页)岩微相。推断该地区在斯帕斯亚期中晚期经历了深水盆地—外缓坡两种环境,整体为一个海退过程。
张钰莹江大勇何治亮高波刘忠宝聂海宽
关键词:岩石地层下三叠统巢湖
贵州省盘县地区羊圈-楚皮凹剖面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牙形石生物地层被引量:5
2014年
选择贵州省盘县地区新民乡羊圈村附近羊圈-楚皮凹剖面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至杨柳井组下部地层进行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补充描述牙形石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longa,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balkanica,Neogondolella alpina alpina,Neogondolella cf.Neogondolella acuta,Paragondolella excelsa和Paragondolella torna?sis等物种,丰富了该段地层牙形石多样性组成,并重新划分牙形石带,进行区内和区外对比。结果表明:1)羊圈-楚皮凹剖面关岭组上段至杨柳井组下部可划分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为Nicoraella germanica带(未见底界)、Nicoraella kockeli带、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Neogondolella constricta带和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带(未见顶界);2)该段地层牙形石序列区内可与贵州省青岩剖面垄头组上部(台缘斜坡)、关刀(2)剖面关刀岩楔(盆地边缘相)同名化石带对比,区外与西特提斯生物区菊石binodosus带、trinodosus带、reitizi带内的牙形石面貌组成相似;3)进一步证明该段地层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至Illyrian亚期中晚期,但未进入拉丁期。
孙作玉江大勇孙元林郝维城
关键词:牙形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